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意思
毋:不;苟:随便;难:危难。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来源: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
来源:-- 《礼记·曲礼上》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二年》:“上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此忠臣之节也。’”
《后汉书·杨震传》:“震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此臣之义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此士之节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勇也。”
《论语·里仁》:“子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成语接龙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字义分解
难
1. (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 困难;艰难;不容易。
3. 不可;不好。
4. 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 使感到困难。
6.
1. 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 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 怨仇;仇敌。
4. 诘问;责难。
5. 抵挡;拒斥。
6. 论说;争辩。
财
1. (形声。从贝,才声。本义:财物)。
2. 同本义(多指日常生活必需品,包括米粟在内)。
3. 财富;财产。
4. 仅仅。
5. 刚刚。
6.
苟
1.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2. 随便,轻率。
3. 姑且;暂且。
4. 若;如果;假使。
毋
1. (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2. 同本义。
3. 无。
4. 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
5. 用于句首。
6. 姓。
得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 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 找到。
4. 得知。
5. 捕获。
6. 成功;完成。
1. 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免
1. (会意。金文字形,下面是“人”,上面象人头上戴帽形,是冠冕的“冕”本字。由于假借为“免除”义,另造“冕”字。假借义:免除,避免)。
2. 脱掉;脱落。
3. 赦免,释放。
4. 逃避灾难或罪过。
5. 去掉;除掉。
6. 罢黜。
1. 物之新生、稚弱者。
临
1. (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人,左上角象人的眼睛,左下角象众多的器物。整个字形象人俯视器物的样子。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2. 同本义。
3.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4.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5. 碰上, 逢着。
6.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1.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