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思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来源: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来源:-- 《论语·述而》
引证:
《汉书·艺文志》:“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韩诗外传》卷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荀子·劝学》:“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例句:岂不闻~焉,则要你择其善者为亲友。
三人行,必有我师成语接龙
三人行,必有我师字义分解
行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3.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 队伍,军队。
6.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1. 刚强。
1. ——“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1.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 同本义。
3. 出游;出行;出动。
4. 运行。
5. 流动,流通。
6. 流行;流传。
有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3. 存在。
4. 取得,获得,占有。
5. 相当于“或”。或许。
6.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1.
我
1.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 自称;自己。
3. 向一边倾斜的,扭歪的。
4. 杀。
必
1. (会意。从八,从弋。弋亦兼表字音。“八”表示“分”,“弋”即“杙”,小木桩,合起来指用木杆做标记。本义:区分的标准)。
2. 标杆;标准。
3. 必须,一定要。
4. 必然,必定。
5. 必须。
6. 倘偌;假如。
师
1. (会意。从币,从垖。垖(duī)是小土山,帀(zā)是包围。四下里都是小土山,表示众多。本义: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2. 同本义。
3.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下辖若干旅或团。
4. 泛指军队。
5. 军师。
6. 民众,徒众。
人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3.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 别人,他人。
5. 民,百姓。
6. 指成年人。
三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3. 表示多数或多次。
4. 指三颗星。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