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辞滥调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陈辞滥调”由“陈辞”和“滥调”两个部分构成。字面意思是指陈旧的词句和泛滥的调子。基本含义是指那些老套、缺乏新意的言辞,多用于指责讲话或写作中缺乏独创性和深度。
成语来源
“陈辞滥调”这一成语最早出现在清代的文学作品中,具体来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文人对俗套言辞的批判有关。在古代,文人追求诗词的创新与个性,而“陈辞滥调”则代表了与这一追求相悖的现象。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多个场景中都可见其使用:
- 文学作品:常用来批评某些作品的内容缺乏创新。
- 日常对话:在讨论某人的表达时,可能会提到“这只是陈辞滥调”来形容其言辞乏味。
- 演讲:演讲者在自我反思或对他人的批评中,可能会使用这个成语来强调需要避免重复和老套的表达。
示例句子
- 他在会上讲的都是些陈辞滥调,听得我都快睡着了。
- 虽然这篇文章的主题很重要,但作者的论述却充满了陈辞滥调。
- 政客们在竞选时常常说一些陈辞滥调,让人感到乏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老生常谈:指陈旧的、常说的道理。
- 无新意:指缺乏新的观点或内容。
-
反义成语:
- 新颖独特:指有新意和独特的表达方式。
- 别出心裁:指独具匠心,富有创意的表达。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人们对内容质量的提高要求,“陈辞滥调”这个成语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媒体、广告以及公共演讲中,听众对新鲜、有深度的内容的渴求使得“陈辞滥调”成为了批评的常用语。
情感与联想
“陈辞滥调”给人的情感反应多为失望和无聊。人们在听到重复的老生常谈时,常会感到乏味,渴望更具创意和启发性的思想。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在表达时更加注重内容的独创性和深度。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一些报告或演讲中充满了“陈辞滥调”。我曾在一次团队会议中,劝说同事们采用更具创意的表达方式,使得我们的报告更具吸引力,从而获得了积极的反馈。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尝试将“陈辞滥调”融入其中:
晨曦初照,话语如风,
陈辞滥调,尽是空洞。
愿我心语,别出心裁,
字字珠玑,传情无穷。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cliché”的表达,指那些过于常见而失去新意的短语或表达。不同文化中对老套表达的厌倦感是普遍存在的,反映了人们对创新和独特性的追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陈辞滥调”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在语言表达中,创新和独特性的重要性。它不仅影响了我的写作和演讲风格,也让我在交流中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深度。这个成语提醒我时刻保持思维的活跃和表达的独特。
来源:逢年过节和皇帝生日以及皇家有喜庆时所上的表笺,照例由学校教官代作,虽然都是陈辞滥调,因为说的都是颂扬话,朱元璋很喜欢阅读。
来源:-- 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三
例句:我早已经不相信这些~了。
陈辞滥调成语接龙
陈辞滥调字义分解
陈
1.(形声。从阜,从木,申声。本义:地名。古宛丘地,春秋时陈国国都,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引申为姓氏)。
2.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东部和安徽省北部一带。
3.陈朝 。朝代名。南朝之一。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后被隋所灭。
4.战阵;行列。
5.陈设,陈列。
6.述说。
辞
1.(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2.同本义。
3.口供。
4.言辞;文辞。
5.又。
6.特指政令之词。
调
1.(形声。从言,周声。(tiáo)本义:声音调和;协调)。
2.选拔或提拔官吏。
3.征用,提取,征发。
4.调动。
5.计算;调查。
6.
1.(形声。从言,周声。本义:和谐;协调) 同本义。
2.调节。
3.驯服;训练。
4.调治;调养(调治保养)。
5.嘲笑。
6.搀合 。
1.清晨,早晨
滥
1.(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同本义。
3.大水漫出,泛滥。
4.浸渍,泡在水里。
5.贪欲;卑污。
6.收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