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ějiǎdǎo

解甲倒戈

拼音jiějiǎdǎo

繁体解甲倒戈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战争或处事等"

近义词反戈一击

解甲倒戈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解甲倒戈”字面意思是“脱下铠甲,翻转兵器”。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停止战斗、放下武器,象征着投降或改变立场,尤其是在敌对状态下的转变。

成语来源:

“解甲倒戈”源自古代战争的背景。在**历史上,士兵在战斗中穿着铠甲,手持武器。当一方停止战斗,表示投降或转向另一方时,往往会脱下铠甲,翻转武器以示改变立场。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政治、军事或社会斗争中的态度转变。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包括:

  • 历史文学作品:描述历史人物在战斗中的决策。
  • 政治演讲:形容某个政党或个人在政治立场上的转变。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讨论某人改变意见或态度时使用。

示例句子:

  1.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争斗后,双方终于解甲倒戈,达成了和解协议。
  2. 他之前与公司对立,现在却解甲倒戈,积极支持公司的新政策。
  3. 经过深思熟虑后,她决定解甲倒戈,加入了之前的竞争对手团队。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投降”:表示放弃抵抗,承认失败。
    • “改弦更张”:比喻改变做法或方向,通常用于形容改革或调整立场。
  • 反义成语

    • “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表明不轻易改变立场。
    • “不屈不挠”:形容坚持斗争,不愿意屈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历来受到重视。“解甲倒戈”不仅反映了士兵的勇气与决断,也体现了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企业、团体或个人在利益面前的转变与妥协,反映了社会关系的灵活性与变化。

情感与联想:

“解甲倒戈”让我联想到勇敢与脆弱的对立。一方面,它象征着勇于改变的勇气,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失败或屈服的感觉。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这个成语在表达个人情感时显得尤为丰富。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参与了一个团队项目,起初我们意见相左,经过多次争论后,大家决定解甲倒戈,放下各自的固执,达成了共识,最终项目取得了成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合作与妥协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夕阳西下的战场上,勇士们互相对视,终于解甲倒戈,放下了曾经的仇怨,重拾信任,携手共赴新的征程。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lay down arms”,意指停止武装斗争,投降或和解。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停止冲突、寻求和平的愿望。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解甲倒戈”的学*,我认识到在冲突与对抗中,转变立场的勇气与智慧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妥协与合作的重要性。

来源:叔孙通起于枹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来源:-- 汉·扬雄《解嘲》

例句若王师一临,旧章暂睹,自应~,冰销叶散。

解甲倒戈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ě,jiè,xiè), 角部,共13画

1.(会意。从刀,从牛,从角。表示用刀把牛角剖开。本义:分解牛,后泛指剖开)。

2.同本义。

3.解体,离散。

4.分解,熔化。

5.解除,解围。

6.解开。

1.(词源见jiě声解)。

2.古代乡举,举送入试 。唐宋时举进士者由地方推荐发送入京的称为“解”。

3.押送财物或犯人。

4.兑换。

1.兽名。

2.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3.古地名 。春秋周畿内地,有二,大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小解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

4.松懈;懒散,做事不抓紧。

5.姓。

读音(jiǎ), 田部,共5画

1.(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同本义。

3.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4.武器。

5.披甲的人,即甲士。

6.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读音(gē), 戈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3.泛指兵器。

4.战争;战乱。

读音(dǎo,dào), 亻部,共10画

1.(形声。从人,到声。本义:倒下)。

2.同本义。

3.失败,败落。

4.坍塌;垮台。

5.将货物或商店企业作价给人。

1.上下、前后颠倒。

2.向相反方向移动。

3.将容器倾斜或反转,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4.表示跟一般情理相反。

解甲倒戈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解甲倒戈属于三十六计吗

解甲倒戈打一数字

解甲倒戈的意思

解甲倒戈是三十六计的第几计

解甲倒戈造句

解甲倒戈是不是三十六计

解甲倒戈打三个数

解甲倒戈什么意思

解甲倒戈是36计吗

解甲倒戈出自于哪次战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