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之又损的意思
基本定义
“损之又损”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损失之后又继续损失”。它表达了一种不断遭受损失的状态,通常用于形容在某种行为或决策上,反复造成负面结果,最终导致更大的损失。
成语来源
成语“损之又损”出自《道德经》。在《道德经》中,老子提到“道之为物,损之又损”的思想,强调事物的发展与变化中,往往会经历损失的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观察,老子传达了对自然法则的理解,提醒人们珍惜和维护现有的事物,避免反复的损失。
使用场景
“损之又损”可以在多种场合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用此成语描绘人物因贪心或不理智决策而遭受的损失。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的闲聊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人因错误的投资决策而屡次受损。
- 演讲:在演讲中,尤其是关于经济或管理的主题时,可以用它来警示听众避免重复犯错。
示例句子
- 他本来想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顾客,结果损之又损,反而让公司亏损严重。
- 在这次项目中,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但频频出现问题,真是损之又损。
-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损之又损的局面就会加剧,必须采取新的策略。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一损俱损(整体都受到损失)、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获取自己的利益)。
- 反义成语:得益无穷(从中获得无限的好处)、趋利避害(追求利益,避免损失)。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损失常常与机遇相联系,强调在经历损失后应当吸取教训。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商业环境中,损之又损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企业和个体都需谨慎决策,避免错误带来的连锁反应。
情感与联想
“损之又损”让我联想到失败与教训的沉重感,反复遭受损失的经历往往让人感到挫败和沮丧。它提醒我在做决策时要更加小心,避免因一时的错误而造成更大的困扰。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因冲动投资而损失了一笔钱。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损之又损”的含义,我在之后的决策中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智。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损之又损”:
风雨交加夜未央,
步履维艰损之又损。
人心惶惶何所望,
唯愿明朝云散晴。
这表达了在困境中反复遭受损失的无奈和希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oss upon loss”,用于描述在某种情况下接连遭受损失。虽然两者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相似的情感和警示。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损之又损”的深入学,我认识到成语不仅仅是语言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能够传达丰富的情感和智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种成语的使用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色彩,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况。
来源:故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来源:-- 《庄子·知北游》
引证:
《文子·上礼》:“老子曰:‘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淮南子·道应训》:“故老子曰:‘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庄子·人间世》:“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一若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
《老子》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例句: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如风顿止,波浪渐停。
损之又损成语接龙
损之又损字义分解
损
1.(形声。从手,员声。本义:减少)。
2.同本义,与“益”相对。
3.损失;丧失。
4.伤害或损害。
5.病情减轻。
又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右手形,本左右的“右”。从“又”的字多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右手) 同本义
2.复,再,再一次。
3.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
4.而且,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
5.另外。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