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扬自得的意思
基本定义:
“扬扬自得”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高高兴兴地自得其乐”,通常用来形容人们由于取得某种成就或满足而表现出的得意和自满的样子。它可以传达出一种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情感状态。
成语来源:
“扬扬自得”源于古代文学,虽然确切的出处可能不易追溯,但其语境常常可以在古典诗词和文人作品中找到类似的表达,描述那些自鸣得意、心满意足的人物形象。这种心态在**传统文化中常常被提及,反映出对自我满足与自我欣赏的复杂态度。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扬扬自得”常用来描绘那些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或认可的人物。例如,古代诗人通过描写自得其乐的心态来表现个人的成就感。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于形容朋友在工作上取得成功后表现出的兴奋和自信。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强调个人对成就的认可和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文学作品:他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回到班级时扬扬自得,仿佛全世界都在为他喝彩。
- 日常对话:小王最近升职了,整天扬扬自得,跟大家分享他的成功经验。
- 演讲场合: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扬扬自得,庆祝自己的努力和成就。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自得其乐:强调自我满足和快乐的状态,侧重于内心的享受。
- 心花怒放:比喻心情极其愉快,通常用于形容喜悦的情感。
反义成语:
- 忧心忡忡:形容内心忧虑,正好与“扬扬自得”的愉快心态相对。
- 沮丧失落:表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失落和沮丧,反映了消极的情感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扬扬自得”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个人成就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自我欣赏的心理。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竞争的加剧,个人成功变得尤为重要,这个成语在职场、社交等场合中仍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然而,过于自得而不自省的态度有时也会遭到批评,因此,适度的自得其乐才是健康的心态。
情感与联想:
看到“扬扬自得”,我会联想到那些因努力而获得成就的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这种情感反应不仅是对成功的认可,也是一种激励,促使我在未来的努力中坚持不懈。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也曾经历过一些小成就。在获得奖学金时,我感到“扬扬自得”,与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样的分享不仅让我感到快乐,也激励了周围的人,使大家共同向目标努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李明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繁花似锦,心中涌起一阵自豪感。他刚刚完成了一部小说,虽未发表,却在朋友圈中引起一阵好评。他扬扬自得,自言自语:“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o be self-satisfied”或“to be smug”可以与“扬扬自得”相对应,但这些表达通常带有一定的贬义,强调过于自满的态度。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适度的自我肯定是被鼓励的,这与“扬扬自得”在某些情况下的正面意义形成对比。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扬扬自得”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提醒我们在自得其乐的同时,保持谦逊和自省。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情感表达。
来源: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来源:-- 语出《史记·管晏列传》
引证:
《宋史·文苑传五·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
《晋书·王衍传》:“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尝丧幼子,山简吊之。衍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衍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好干预人事,衍患之而不能禁。时有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师大侠也,郭氏素惮之。衍谓郭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不可。’郭氏为之小损。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
《后汉书·马援传》:“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常以为惠下之道,务在养神;物有报效之诚,事有始终之渐。故君子之动也,敬慎厥初,思其终。扬扬自得,非吾徒也。”
《汉书·东方朔传》:“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金马门者,宦者署门也,门傍有铜马,故谓之曰‘金马门’。时会聚宫下博士诸先生与论议,共难之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意者尚有遗行邪?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东方生曰:‘是固非子所能备也。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夫张仪、苏秦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禽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听行通,身处尊位,泽及后世,子孙长荣。夫求士,亦无王公之尊,车服之盛,无以逾矣。今则不然。圣帝流德,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动犹运之掌,贤不肖何以异哉?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慕义,困于衣食,或失门户。使张仪、苏秦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常侍郎乎!故曰时异事异。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诗》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苟能修身,何患不荣!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譬若鹡鸰,飞且鸣矣。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纩充耳,所以塞聪。’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盖圣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婴乘车外出,他在车上温良谦恭,而他的车夫挥动鞭子策马而行,意气扬扬,甚为自得。车夫的妻子瞧见后回家劝车夫不要那样扬扬自得、仗势自侍。车夫第二天就立即更正自己的态度,晏婴认为他是可塑之才
例句:反使我辈鞭胸杖背,出财为赏,汝曹犹~,独不愧天地乎!
扬扬自得成语接龙
扬扬自得字义分解
自
1.(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2.同本义。
3.始;开头。
4.起源。
5.自己,自我;本身。
6.由;从。
扬
1.(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同本义。
3.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4.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5.提高声音。
6.发扬,发挥。
得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