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éngshéchǐ

能舌利齿

拼音 néng shé chǐ

繁体 能舌利齒

能舌利齿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能舌利齿”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舌头灵活,牙齿敏捷。引申义是形容一个人善于辩论,口才极佳,能够巧妙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成语来源

“能舌利齿”并不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成语,其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可以推测其形成与古代对口才、辩论能力的重视有关。在古代,口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才能,许多文人和士人都注重修炼自己的口才和辩论能力,以便在朝堂上或文人圈子中脱颖而出。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1.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诗歌中描绘人物的口才,如“他在辩论会上能舌利齿,轻易地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2.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讨论某人时使用,如“你听说了吗?小李真是能舌利齿,这次会议上他把所有人的观点都说服了。”
  3. 演讲:在正式场合中称赞某人的口才,如“我们的发言人真是能舌利齿,为我们争取了许多支持。”

示例句子

  1. “她在法庭上的表现真是能舌利齿,律师的质询完全无法撼动她的证词。”
  2. “那个年轻的政治家能舌利齿,总能在辩论中占据上风。”
  3. “在这种复杂的谈判中,能舌利齿的谈判者往往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口若悬河(形容口才极好,能滔滔不绝地说话)、舌灿莲花(形容口才出众,能说出美好的话)。
  • 反义成语:沉默寡言(形容人很少说话,与能舌利齿形成鲜明对比)、哑口无言(形容无话可说,无法辩驳)。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口才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能力,尤其在商界、政界和学术界,善于表达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现代社会对沟通能力的重视使得“能舌利齿”这一成语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情感与联想

“能舌利齿”给人一种聪慧、机灵的印象,联想到那些在社交场合中游刃有余的人。它也可能让一些人感到压力,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言辞上快速反应或表达自如。

个人应用

在我生活中,有一次参加辩论赛,面对强劲的对手,我尽量运用“能舌利齿”的精神,快速思考并回应对方的问题,最终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经历让我体会到口才的重要性,也激励我在平时多加练*。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表达: “言辞如花绽放时,能舌利齿展风姿; 辩论如潮涌心底,智慧闪烁如星辉。”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silver-tongued”常用来形容口才极佳的人,强调其说话时的魅力和说服力。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语言能力在交流中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能舌利齿”的学,我认识到口才不仅仅是个人才能的体现,更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和学中,提升口才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传达思想和观点,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

能舌利齿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齿

齿

读音(chǐ), 齿部,共8画

1.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2. 同本义。

3. 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4. 指年龄。

5. 并列,次列。

6. 录用,收纳。

读音(shé), 舌部,共6画

1. (会意。从干,从口。本义:舌头)。

2. 同本义。

3. 代指言语。

4. 指装在铃铎内的锤。亦指管乐器的簧。

读音(néng,nài), 月部,共10画

1.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 才能,能力。

4. 有才能的人。

5. 又。

6. 形状。

读音(lì), 刂部,共7画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3. 又。

4. 又泛指锐利。

5. 快;敏捷。

6. 吉利;顺利。

能舌利齿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能舌利齿是成语吗

能牙利齿

能牙利齿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