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利害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不知利害”的字面意思是“对利与害的情况不了解”,指人们对事物的好处和坏处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一个人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或者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得非常无知和粗心。
成语来源
“不知利害”这个成语源于古代文献,虽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常常在古代文人对人性、处世哲学的讨论中出现。它反映了对事物本质和后果的无知,强调在决策时对利弊的考量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 文学作品:在古典小说或散文中,形容人物的天真或愚昧。
- 日常对话:在朋友之间交流时,用来指责某人做事不够明智。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决策前的思考与分析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他在这件事情上真是不知利害,完全没有考虑后果。
- 如果不知利害,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
- 她对投资问题不太了解,确实是有些不知利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不明事理:指不理解事情的道理。
- 无知无觉:形容对事物的无知,对周围环境缺乏感知。
反义成语:
- 明察秋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仔细,能够洞察细微之处。
- 洞若观火:形容对事物的了解清晰明了。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智慧和判断力被十分推崇。因此,“不知利害”常用于警示人们在面对选择时要谨慎,考虑清楚后果。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复杂的商业和社交环境中,缺乏判断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一种无助感和焦虑,因为对事物的无知往往使人陷入困境。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在做决策时要多加思考,避免盲目行事。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看到一位朋友因为不知利害而做出错误的投资选择,最终导致了损失。这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充分了解情况和后果是多么重要。
创造性使用
在一次写作中,我尝试将“不知利害”融入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年轻的阿明常常不知利害,他总是听从朋友的建议,盲目跟随他们的选择。一次,他在朋友的怂恿下投资了一个不靠谱的项目,结果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失去了所有积蓄。这个教训让他终于明白,做事之前必须先了解利害。”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ignorant of the consequences”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两者都强调了对事物后果的无知,但在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不知利害”的全面分析,我意识到这个成语在我们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提醒我们要具备判断能力,也反映了对决策过程中理性思考的重视。理解并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对某些愚蠢行为的批评,同时也能警示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选择。
来源: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来源:--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
引证: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此不知利害者也。”
《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此不知利害者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郑伯如楚,子家子反于郑,郑人杀之。书曰:‘郑杀其大夫。’不称名,非其罪也。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而执之,则曰某人执某侯。不然,则否。郑伯不知其罪,故执之。此不知利害者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此不知利害者也。”
《庄子·逍遥游》:“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此不知利害者也。”
例句:你不要~,事情很严重。
不知利害成语接龙
不知利害字义分解
知
害
1.(会意。从宀(mián),从口,丰(gài)声。从“宀”、从“口”,意思是言从家起,而“言”又往往是危害的根源。本义:伤害,损害)。
2.同本义。
3.妨碍,妨害。
4.谋杀,谋害。
5.妒忌。
6.招致某种后果。
1.何不。
利
1.(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同本义。
3.又。
4.又泛指锐利。
5.快;敏捷。
6.吉利;顺利。
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