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危济急的意思
基本定义:
“扶危济急”是一个四字成语,其中“扶”意为支撑、帮助;“危”指危险、困境;“济”有救助、帮助之意;“急”表示紧急、迫切。整体上,成语表达了在他人身处困境或急需帮助时给予支援的意思。它强调了互助友爱的精神,体现了人道主义关怀。
成语来源:
“扶危济急”出自《礼记·大学》。书中提到:“君子之德,风之行,故小人之德,扶危济急。”意思是说,君子应当有助人的品德,能够在他人危难时给予帮助。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的仁爱和责任感,倡导人们在社会中互相扶持。
使用场景:
“扶危济急”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例如:
- 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性格时,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 日常对话:在谈论朋友或家人时,可以描述他们在危机时刻的支持。
- 演讲:在公益活动或慈善募捐时,可以使用该成语来激励更多人参与助人行动。
示例句子:
- 在自然灾害发生后,许多志愿者积极参与救援,真是扶危济急。
- 作为老师,他始终牢记扶危济急的责任,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 这位医生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毫不犹豫地对伤者进行了急救,展现了扶危济急的精神。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施恩惠:帮助他人,给予恩惠。
- 雪中送炭: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
反义成语:
- 落井下石:在他人遭遇困境时加以打击,形容不仁义的行为。
- 见死不救:见到他人有危险而不伸出援手,体现冷漠和自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扶危济急不仅是一种个人道德,也是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公益事业、志愿服务等领域,强调了人们对弱势群体和社会问题的关注,反映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情感与联想:
“扶危济急”让我联想到团结友爱的精神,特别是在面对困难时,人们能够相互支持,传递温暖。这种情感反应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朋友与家人,也让我意识到在生活中应该多主动帮助他人。
个人应用:
我曾在一次志愿活动中,参与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筹集书籍和学*用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扶危济急”的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行动的力量。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扶危济急”:
寒风凛冽夜无边,
一灯微光照人间。
扶危济急情犹重,
温暖他心似暖泉。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a helping hand”,意指在别人需要时给予帮助。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所传达的互助精神在不同文化中都是共通的。这种文化价值的相似性使得不同民族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共鸣。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扶危济急”的深入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一个词汇,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责任。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重要的,提醒我时刻关心他人,努力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来源:君以一九三○年三月至沪……中遭艰巨,笃行靡改,扶危济急,公私两全。
来源:--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鎌田诚一墓记》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曰:‘扶危济急,武将之责也。’”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光武曰:‘扶危济急,仁者之心也。’”
《后汉书·班超传》:“超曰:‘扶危济急,忠臣之职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扶危济急,义士之行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扶危济急,君子之行也。”
扶危济急成语接龙
扶危济急字义分解
济
1.(形声。从水,齐声。本义:水名,即济水。古四渎之一)。
2.同本义。
3.发源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原在山东境内与黄河并行入渤海。后因黄河改道,下游被黄河淹没。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
4.州名。
5.北魏泰常八年(公元423年)置,治所在今山东省聊城东南。
6.五代周置,在今山东省巨野县。
1.渡过水流。
2.帮助;救助。
3.拯救;救济。
4.成就。
5.停;止。
6.增加。
扶
1.(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同本义。
3.扶持;护持。
4.辅助;帮助。
5.靠近。
6.攀缘。
急
1.(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紧,紧缩。
3.急躁,着急。
4.迫切;紧急。
5.疾速;快捷;匆忙。
6.指声音急促。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