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轻重缓急的意思
不知轻重缓急成语接龙
不知轻重缓急字义分解
重
1. (字源见“重”zhòng)。
2. 重复,重叠。
3. 双,成对。
4. 多。
5. 在家庭关系中,属于比 。 如:重孙;重庆(祖父母、父母都健在)。
6. 再次,另一次,重新,又。
1.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2. 同本义。
3. 指音强。
4. 大。
5. 庄重,慎重。
6. 重要;紧要。
轻
1. (形声。本义:车名)。
2. 轻车。
3. 化学元素氢的旧译。
4. 分量不大。与“重”相对。
5. 微小。
6. 轻快,轻便。
缓
1. (形声。从糸(mì),爰(yuán)声。本义:宽松;宽大)。
2. 慢;不急迫。与“急”相对。
3. 延期,延迟。
知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 同本义。
3. 又。
4. 懂得,了解,理会。
5. 又。
6. 主持;管理。
急
1. (形声。小篆字形,从心,及声。本义:狭窄)。
2. 紧,紧缩。
3. 急躁,着急。
4. 迫切;紧急。
5. 疾速;快捷;匆忙。
6. 指声音急促。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