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意思
杵:舂米或捣衣的棒。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来源: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引证:
《古今小说》卷二十:“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幼学琼林》卷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增广贤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醒世恒言》卷三十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警世通言》卷十八:“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事: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从不认真读书,经常是把书本一抛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拿着一根大铁棒在石头上磨,觉得好奇问她做什么,老婆婆告诉他要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感动,从此就用功读书,终于成为文豪
例句:~,经过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成语接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字义分解
铁
1.(形声。从金,臷(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同本义。
3.铁制的器物。
4.指兵器 。
5.赤黑色的马。
6.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针
1.(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同本义。
3.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4.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5.缝。
6.刺。
要
1.(象形。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本义:人腰)。
2.“腰”的古字。
3.约请;邀请。
4.约言。以明誓的方式就某事作出庄严的承诺或表示某种决心。亦指所订立的誓约、盟约。
5.(jiǎo)。探求;求取。
6.拦阻;截击。
1.要点,纲要。
2.计数的簿书。
3.权柄。
4.指重要的地位或职务。
5.总要。
6.
磨
1.(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同本义。
3.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4.磨炼。
5.研讨;观摩。
6.磨灭;泯灭。
1.磨子。
2.碾轧土地。
深
1.(形声。从水,深声(shēn)。本是河流名。深浅的深,本作“深”。本义:水名)。
2.古水名 。即今湘水支流之一的潇水。今潇水上源至江华县一段仍称深水。
3.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
4.水深。与“浅”相对。
5.引申为距离大。
6.玄妙,深奥。
杵
1.(形声。从木,午声。本义:舂米的棒槌)。
2.同本义。
3.筑墙、筑堤时,用来填实泥土的棒槌。
4.古代的一种棒形兵器。形如杵。
5.捣,砸。
成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夫
1.(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同本义。
3.女子的正式配偶。
4.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5.剑衣。
6.足背。
1.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2.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3.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4.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5.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6.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只
1.(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2.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3.单数;奇数。
1.(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3.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4.用于句中。
5.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6.(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功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