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únérmáoyān

皮不存而毛焉附

拼音 cún ér máo yān

繁体 皮不存而毛焉附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两者的关系"

近义词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皮不存而毛焉附的意思

存:存留;焉:哪里;附:附着。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来源:然此果足为有命说之根据乎?一旦以力破此制度,则皮不存而毛焉附矣。

来源:-- 梁启超《墨学微》第一章

引证

《后汉书·张衡传》:“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汉书·食货志下》:“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战国策·齐策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皮不存而毛焉附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fù), 阝部,共7画

1. (形声。从阜,付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bù)本义:小土丘。《说文》:“附娄,小土山也。”)。

2. 沾着,附着。

3. 依傍;依附。

4. 归附。

5. 佩带。

6. 靠近。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 表示并列关系。

4. 表示递进关系。

5. 表示承接关系。

6. 表示转折关系。

1.

2. 才能。

3. 能够。

读音(pí), 皮部,共5画

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是个口,表示兽的头;一竖表示身体;右边半圆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用手剥兽皮)。

2. 同本义。

3. 兽皮。

4. 皮毛;皮革。

5. 包或围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

读音(yān), 灬部,共11画

1. (象形。小篆字形。像鸟形。本义:焉鸟)。

2. 鸟名。

3. (yán)。额。

4.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

5. 哪里或那里。

6. 什么。

读音(máo), 毛部,共4画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3. 鸟的羽毛。

4. 草木;五谷。

5. 小,微不足道。多用于贬义。

6. 发慌。

读音(cún), 子部,共6画

1. (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 同本义。

3. 恤问,劳问。

4. 访问;问候。

5. 思念;怀念。

6. 储存;保存;保全。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皮不存而毛焉附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皮不存而毛焉附什么生肖

皮不存而毛焉附什么意思

皮不存而毛焉附正确生肖

皮不存而毛焉附打一动物

皮不存而毛焉附打一数字

皮不存而毛焉附最简单解释

皮不存而毛焉附打一正确动物

皮不存而毛焉附猜一生肖

皮不存而毛焉附打三个准确数字

皮不存而毛焉附什么意思打一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