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piànwǎ,xiàchāzhēnzhī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拼音shàngpiànxiàchāzhēnzhī

繁体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处境"

近义词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意思

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来源: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来源:--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家贫,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晋书·王导传》:“导家贫,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后汉书·袁绍传》:“绍家贫,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汉书·王莽传下》:“莽之为人,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例句贫农们不怕失掉什么。他们中间有很多人,确实是“~”,他们有什么不进农会?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ēn), 钅部,共7画

1.(会意。从金,从十。最初用的竹针,写作“箴”,后来有了金属的针,写作“鍼”(针)。本义:缝衣的用具)。

2.同本义。

3.缝缀衣物的用具。也叫“引线”。

4.医疗用具。用石或金属做成。

5.缝。

6.刺。

读音(wǎ,wà), 瓦部,共4画

1.(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同本义。

3.屋瓦。

4.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5.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6.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1.用瓦覆盖;铺瓦。

读音(piàn,piān), 片部,共4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同本义。

3.扁而薄的东西。

4.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5.雪花。

6.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1.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同本义。

3.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没有,跟“有”相对。

5.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读音(chā), 扌部,共12画

1.(形声。从手,臿(chā)声。本义:刺入、挤放进去)。

2.同本义。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什么意思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意思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古诗词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是哪位名人说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腰间挂个葫芦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造句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代表什么生肖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写句子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的作用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是成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