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gpiànwǎ,xiàzhuī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拼音 shàng piàn xià zhuī

繁体 上無片瓦,下無立錐

用法 "作定语、分句;指非常贫困"

近义词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的意思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来源: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来源:--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丰化和尚》

引证

《宋史·岳飞传》:“飞之为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晋书·王导传》:“导之为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后汉书·袁绍传》:“绍之为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汉书·王莽传下》:“莽之为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例句我~,丈夫又不要我,又无亲戚投奔,不死更待何时。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huī), 钅部,共13画

1. (形声。从金,隹(zhuī)声。本义:钻孔的工具)。

2. 同本义。

3. 形如尖锥的东西。

4. 用锥刺。

读音(lì), 立部,共5画

1. (会意。甲骨文象一人正面立地之形。本义:笔直的站立)。

2. 同本义。

3. 耸立;树立;建立;竖起。

4. 设置;设立。

5. 确定;决定。

6. 存在;生存。

读音(wǎ,wà), 瓦部,共4画

1. (象形。象屋瓦俯仰相承的样子。“瓦”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已烧土器的总称)。

2. 同本义。

3. 屋瓦。

4. 功率单位,瓦特的简称。

5. 盾脊,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

6. 宋、元时都市中的游乐、贸易场所。也称“瓦子”、“瓦舍”、“瓦肆”或“瓦市”。

1. 用瓦覆盖;铺瓦。

读音(piàn,piān), 片部,共4画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 同本义。

3. 扁而薄的东西。

4. 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5. 雪花。

6. 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1. 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 同本义。

3. 地。

4. 臣下;百姓;群众。

5. 方面。

6. 特指湖泽。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怎么解释?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什么意思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什么意思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猜三个数字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是什么意思

上无片瓦下无寸土

上无片瓦下一句

上无片瓦下一句是什么

上无片瓦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