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意思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成语接龙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字义分解
走
1. (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2. 同本义。
3. 逃跑。
4. 往。奔向某地。
5. 泄漏。
6. 丧失,失去。
计
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
2. 同本义。
3. 计较;关心于。
4. 商议;谋划。
5. 考察;审核。
6.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
策
1.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2.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3. 策略;计谋。
4. 中国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记事著书,成编的叫做策。
5. 策书。古代君主对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发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为策命;策免。
6. 古代称应试者对答的文字为策。也指一种议论文体。
是
1.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2. 同本义。
3. 对的,正确的。
4. 此,这。
5.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6. 遵从,以为法则。
十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3. 指十分;十份。
4.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5. 序数的第十位。
6. 表示多;齐全;完备。
六
1. 五加一的和。
2.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3. 六次。
4.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5.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6. 姓。
1. 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2. 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上
1. (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 同本义。
3. 上天;天帝。
4. 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 君主;皇帝。
6. 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 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 表示某一方面。
三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3. 表示多数或多次。
4. 指三颗星。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