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的意思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来源: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来源:--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
引证:
《子不语》卷七:“自遭蛇咬,见绳辄惊,所谓‘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者也。”
《阅微草堂笔记》卷三:“尝闻‘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今观之,信然。”
《聊斋志异·蛇人》:“自是见绳索皆以为蛇,真所谓‘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也。”
《醒世恒言》卷十五:“自此之后,见了一根草绳,也疑心是蛇,正是‘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此乃人之常情。”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成语接龙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字义分解
麻
1. (会意。从广(yǎn),从林(fèi)。广表示房子,林指削制的麻皮。合而表示在家里劈麻,进行剥制。本义:麻类植物的总名。古代专指大麻) 同本义 。桑科,一年生草本,雌雄异株。茎部韧皮纤维长坚韧,可供纺织。有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俗称“火麻”。
2. 麻的茎皮纤维。
3. 麻布丧服,亲属死后穿的白色麻布衣服。
4. 代指唐宋时的诏书 ,因为是用黄、白麻纸写的,故名。
5. 脸部皮肤的痘瘢,俗称麻子脸。
6. 形容众多,混乱。
1. 天色
2. 天色
被
1. (形声。从衣,皮声。本义:睡眠时用以覆体的夹被;被子)。
2. 同本义。
3. 表面。
4. 被覆;遮盖。
5. 蒙受,遭受。
6. 及;到达。
1. (后作“披”)。
2. 搭衣于肩背。
3. 穿着。
4. 打开。
蛇
1. (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 同本义。
3. 象征国君、君子等。
1. ——见“委蛇”(wēiyí)。
绳
1. (形声。从糸(mì),蝇省声。本义:绳子)。
2. 同本义。
3. 墨线。
4. 准则;法度。
5. 水名。
6. 金沙江的古称。
日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3. 白天,白昼。
4.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5. 一昼夜。
6. 时间,光阴。
怕
1.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2. 如其,倘。
夜
1.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2. 同本义。
3. 黄昏,天黑。
4. 凌晨,天快要亮的时候。
5. 晦暝,幽暗。
咬
1.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 同本义。
十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3. 指十分;十份。
4.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5. 序数的第十位。
6. 表示多;齐全;完备。
一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3. 序数的第一位。
4.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 全;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