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gguān,wànkāi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拼音 dāng guān wàn kāi

繁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地势十分险"

近义词 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一夫当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来源:一人守隘,万夫莫向。

来源:-- 《淮南子·兵略训》:“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晋·左思《蜀都赋》

引证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非虚言也。”

《后汉书·班超传》:“一夫荷戟,万夫趑趄。”

《战国策·齐策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史记·项羽本纪》:“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故事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看到朝政腐败,奸臣当道,预感到潜伏变乱的危机,他借送朋友入蜀之机写下《蜀道难》这诗揭示现状:“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例句剑阁峥嵘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mò,mù), 艹部,共10画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3. 没有谁;没有什么(指处所或事物)。

4. 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5. 沙漠。

6. 幕府。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日,从茻(mǎng)。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傍晚天快黑了。是“暮”的本字。本义:日落时)。

2. 同本义。

3. 姓。

读音(dāng,dàng), 彐部,共6画

1. (形声。从田,尚声。本义:两块田相当、相等)。

2. 对等;相当于。

3. 面对着。

4. 承担。

5. 主持。

6. 阻挡。

1. 主领;典领。

2. 抵押,用实物作抵押向当铺借钱。

3. 当作;算是。

4. 抵得上。

5. 顶替。

6. 适合,适当。

读音(kāi), 廾部,共4画

1. (会意。小篆字形,两边是两扇门,中间一横是门闩,下面是一双手,表示两手打开门闩之意。本义:开门)。

2. 同本义。

3. 打开,开启。

4. 引申为开放;舒放。

5. 创立,建立,开创,设立。

6. 摆开。

读音(fū,fú), 大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zān),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古时男子成年束发加冠才算丈夫,故加“一”做标志。本义:成年男子的通称)。

2. 同本义。

3. 女子的正式配偶。

4. 大丈夫。对男子的美称。

5. 剑衣。

6. 足背。

1. 那,那个,那些 ——表示远指。

2. 这,这个,这些 ——表示近指。

3. 所有的,大家。相当于“凡”。

4. 用于句首,有提示作用。

5. 用于句中,舒缓语气。

6. 用于句尾名,表示感叹。

读音(guān), 丷部,共6画

1.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2. 门闩。闩门的横木。

3. 关口,隘门。

4. 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5. 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6. 征收关税的机构、组织或程序。

读音(wàn,mò), 一部,共3画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

3. 古州名。

4.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5.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6.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

读音(yī), 一部,共1画

1.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2. 同本义。

3. 序数的第一位。

4. 若干份中的一份或整数以外的零头。

5. 表示动作一次或短暂。

6. 全;满。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什么意思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哪个关口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哪个英雄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谁写的诗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样的八字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是什么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造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出自哪里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出了什么的特点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当是什么意思用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