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zhīrán,érzhīsuǒrán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拼音zhīzhīránérzhīsuǒrán

繁体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然:这样。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来源:自然者,物见其然,不知所以然;同焉皆得,不知所以得。

来源:-- 《庄子·秋水》:“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光武帝建武元年》:“帝曰:‘卿等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夫贤者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君之处赵也,未见其末也。’虞卿曰:‘不然。夫贤者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虽未见,其所以然者已见矣。’”

《韩非子·难一》:“夫知之者,知其所以然也;不知之者,只知其然也。”

《庄子·秋水》:“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例句他~,所以没有进步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1.

2.才能。

3.能够。

读音(zhī,zhì), 矢部,共8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口矢。段玉裁:“识敏,故出于口者疾如矢也。”意思是:认识、知道的事物,可以脱口而出。本义:知道)。

2.同本义。

3.又。

4.懂得,了解,理会。

5.又。

6.主持;管理。

读音(rán), 灬部,共12画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读音(suǒ), 户部,共8画

1.(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2.“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3.地方。

4.进行科学研究的机构 。如:物理所;农民问题研究所。又指机关或其他机构的名称。如:派出所;招待所;指挥所。

5.着落;结果。

6.表示结构。

读音(zhī,zhǐ), 口部,共5画

1.(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2.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3.单数;奇数。

1.(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3.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4.用于句中。

5.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6.(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读音(qí,jī), 八部,共8画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读音(yǐ), 人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2.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3.使,令。

4.凭借;仗恃。

5.认为,以为。

6.做,从事。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什么意思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翻译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反义词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其是什么意思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什么意思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知也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造句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出自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意思

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