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字片言的意思
基本定义
“只字片言”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仅有一个字或一片言语”,引申义是指说话非常简洁,甚至只用一个字或几句简单的话就能表达意思。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说话简短、言辞不多,但能够传达出完整的意思或重要的信息。
成语来源
“只字片言”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书中提到“只字片言,便可知其意味”。这个成语强调的是言语的简练与深刻,反映出古人对辞藻的讲究和对语言表达的智慧。它体现了一种语言的美学,即在有限的字数中传达丰富的意义。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以及演讲等场合。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可能会用“只字片言”来描述一个角色的性格或表达方式;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以用它来评价某人的发言风格;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简明扼要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他的发言虽然简短,却是只字片言,深刻而有力。
- 老师在课堂上只用了几句话,就让学生们明白了这个复杂的概念,真是只字片言。
-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只字片言的方式,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言简意赅:形容言辞简练而意思明确。
- 简明扼要:指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
反义成语:
- 长篇大论:形容言辞冗长,过于详细。
- 啰嗦:指说话或写作繁琐,罗嗦。
这些成语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虽然它们都涉及到言辞的表达,但“只字片言”更强调极度的简洁,而“长篇大论”则强调冗长和复杂。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言语的简练与深刻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的是智慧与修养的结合。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只字片言”在这样的背景下依然适用,能够帮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快速传达和接收信息。
情感与联想
“只字片言”给人的感觉是简洁而有力,能够引发对高效沟通的思考。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常常感到信息过载,因此能通过简短的表达传达重要的思想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让我联想到与他人沟通时需要的敏锐和智慧。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个情况:在一次团队会议中,项目经理用“只字片言”的方式概括了项目的进展,尽管发言时间很短,但每个成员都对项目的方向有了清晰的理解。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简洁的表达能够更有效地传递信息。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古诗中,我可以尝试这样表达:
晨曦微露,
只字片言,
告别昨日,
迎接新天。
这首小诗通过简短的语言表达了对新一天的期待,体现了“只字片言”的灵活性。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o put it briefly”或“in a nutshell”可以与“只字片言”相比较。它们同样强调了简洁的表达方式。然而,文化背景不同,**的成语在使用上往往带有更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只字片言”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以简洁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技能。这不仅有助于沟通,也能提高语言使用的效率和美感。
来源:只字片言,曾蒙激赏;连谗被谤,备与辨明;察于危难之情,知在明教之地。
来源:--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戆直附》
引证:
《唐诗纪事·李白》:“李白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只字片言,已见其志。”
《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屈平有言:‘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只字片言,未足以尽其妙也。”
《汉书·艺文志》:“古之学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只字片言,未足以尽其意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君子之言,可以兴邦,可以丧邦。只字片言,未足以知其人也。’”
只字片言成语接龙
只字片言字义分解
言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片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劈开的木片。本义:劈开树木之类)。
2.同本义。
3.扁而薄的东西。
4.半;整体中的一小部分或较大地区内划出来的较小地区。
5.雪花。
6.词的分段称分片,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下一段的开头叫“过片”。
1.指有图像、景物或录有声音的片子。
字
1.(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同本义。
3.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4.抚养;养育;教养。
5.爱。
6.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只
1.(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2.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3.单数;奇数。
1.(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3.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4.用于句中。
5.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6.(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