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怨而不敢言的意思
折叠展开
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
来源: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来源:-- 宋·邓牧《伯牙琴·吏道》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玄宗虽宠杨妃,然其心常怀怨恨,敢怨而不敢言。”
《后汉书·袁绍传》:“绍虽有众,然其心常怀怨恨,敢怨而不敢言。”
《汉书·王莽传》:“莽虽篡位,群臣敢怨而不敢言。”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虽霸,然其心常怀怨恨,敢怨而不敢言。”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敢怨而不敢言,是谓隐忍。”
敢怨而不敢言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敢怨而不敢言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言
而
敢
怨
不
言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而
读音(ér), 而部,共6画
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表示并列关系。
4.表示递进关系。
5.表示承接关系。
6.表示转折关系。
1.
2.才能。
3.能够。
敢
读音(gǎn), 攵部,共11画
1.(会意。本义:勇敢,有胆量) 同本义。
2.有胆量做某种事情。
3.谦词,自言冒昧。
4.岂敢;哪敢。
5.大约。
怨
读音(yuàn), 心部,共9画
1.(形声。从心,夗(yuàn)声。本义:怨恨;仇恨)。
2.同本义。
3.责怪;埋怨。
4.又。
5.讥讽。
6.哀怨。
不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敢怨而不敢言的意思
折叠展开
敢怨而不敢言什么意思
折叠展开
敢怨而不敢言出自哪里
折叠展开
敢怨而不敢言下一句
折叠展开
敢怨不敢言是什么意思
折叠展开
不敢怨尤是什么意思
折叠展开
不敢有怨言
折叠展开
不敢言而敢怒
折叠展开
不敢言而敢怒的敢是什么意思
折叠展开
不敢言而敢怒而的用法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