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ō

托妻寄子

拼音tuō

繁体託妻寄子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生活所迫"

托妻寄子的意思

基本定义

“托妻寄子”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把妻子托付给别人,同时把孩子寄托在他人身上。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因外出或其他原因,无法照顾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因而将他们托付给他人。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家庭的不幸和离散,或是对家庭责任的无奈。

成语来源

“托妻寄子”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在古代,尤其是在战乱时期,许多士兵和商人因外出求生或谋生而不得不将家人寄托于他人。这样的情境在《左传》《史记》等古代文献中都有描述。成语的形成反映了古人对家庭责任与社会环境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使用场景

“托妻寄子”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诗歌中,常用来描绘离别时的苦楚和无奈。
  • 日常对话:在朋友间的闲聊中,可以用来形容因工作、学*等原因而不得不离开家庭的状态。
  • 演讲:在社会问题讨论中,可能用于强调家庭责任的重要性及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示例句子

  1. 由于战争频繁,他不得不将妻子托妻寄子,希望能够早日归来团聚。
  2. 这位父亲在外打工多年,心中总是难免感到托妻寄子的愧疚。
  3. 他在外地工作,常常感叹自己生活在“托妻寄子”的状态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孤身作战”:形容单独面对困难,没有家人的支持。
    • “离乡背井”:指离开家乡,远离亲人,含有孤独之意。
  • 反义成语

    • “团团圆圆”:形容家庭和睦,亲人团聚,恰好与“托妻寄子”相反。
    • “天伦之乐”:指家庭成员间的幸福快乐,也是与家庭分离的状态形成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托妻寄子”在*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十分强烈,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中心。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由于战乱、商业活动等原因导致的家庭分离现象。在现代社会,虽然家庭观念依旧重要,但因工作、学等原因导致的家庭分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依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托妻寄子”这个成语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悲伤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在生活中,面对家庭的责任和外界的压力,许多人可能会有类似的感受,进而引发对家庭关系的深刻思考。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朋友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外地,期间不得不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这让我想起了“托妻寄子”这个成语。虽然他工作很努力,但常常感到愧疚与无奈,这种情感与成语的内涵是高度契合的。

创造性使用

在一篇短诗中,我尝试融入“托妻寄子”:

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
托妻寄子,心中难安。
月明点滴,思念如潮,
愿君早归,共叙天伦。

通过这样的创作,可以展现成语所蕴含的情感层次和对家庭的思念。

跨文化比较

在不同文化中,关于家庭分离的表达也有相似的现象。例如,英语中有“absent father”(缺席的父亲)这样的说法,强调父亲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缺席家庭的重要性。在西方文化中,家庭分离的现象同样常见,但可能更多地关注个体的选择和自主权。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托妻寄子”的全面学,我对家庭责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链接。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激励我们珍惜身边的人。

来源:必是闻得老夫虚名,欲待托妻寄子。

来源:--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许之。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遂行,至邺,矫魏王令代晋鄙。晋鄙合符,疑之,举手视公子曰:‘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下令军中曰:‘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军。秦军解去,遂救邯郸,存赵。”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返赵,楚使春申君将兵赴救赵,魏信陵君亦矫夺晋鄙军往救赵,皆未至。秦急攻之,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馀,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托妻寄子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tuō), 扌部,共6画

1.推。同“拓”。

2.压力单位 ,等于1333.2巴,为0°C和标准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压力。

3.(形声。左形,右声。本字是“乇”(zhé),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叶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汉字简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义:寄托)。

4.同本义。

5.交付委托。

6.假托。

读音(jì), 宀部,共11画

1.(形声。从宀(mián),表示与家室房屋有关,奇声。本义:寄居)。

2.同本义。

3.委托,托付。

4.依赖;依附。

5.寄放;寄存。

6.寄托。

读音(zǐ), 子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同本义。

3.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子孙。

6.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1.构词后缀。

2.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个别量词后缀。

读音(qī,qì), 女部,共8画

1.(会意。小篆字形从女,从屮,从又。“屮”象家具形,又是手。合起来象女子手拿家具从事劳动的形象。本义:男子的正式配偶)。

2.同本义。

3.又。

4.周代宫中女御。

1.以女嫁人。

2.娶女子为配偶。

3.奸淫。

托妻寄子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托妻寄子典故

托妻寄子是什么意思

托妻寄子的意思

托妻寄子是什么生肖

托妻寄子近义词

托妻寄子指什么生肖

托妻寄子历史典故

托妻寄子世难寻

托妻寄子成语

托妻寄子千里走单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