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物不取,失之千里的意思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来源:呀,道兄差矣!岂不闻见物不取,失之千里,既遇明主,何必远去?
来源:-- 明·张凤翼《红拂记·俊杰知时》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成语接龙
见物不取,失之千里字义分解
里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3. 内,中。与外相反。
4. 时候。
5.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见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目”,下面是“人”。在人的头上加只眼睛,就是为了突出眼睛的作用。本义:看见,看到)。
2. 同本义。
3. 进见;会见。
4. 遇到;碰见。
5. 听到。
6. 观察;知道;了解。
1. “现”的古字。显现;出现;实现。
2. 介绍,推荐。
3. (“现”的古字)。
4. 现有;现成。
5. 现在。
物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3. 物件,东西。
4. 事;事情。
5. 社会,外界环境。
6. 杂色牛。
失
1.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2. 同本义。
3. 错过。
4. 不自禁,忍不住。
5. 违背。
6. 遗漏。
取
1. (会意。从又,从耳。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手(又),合起来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战,以割取敌人尸体首级或左耳以计数献功。本义:割下左耳)。
2. 同本义。
3. 斩获敌人的首级为取。
4. 拿。
5. 娶妻。
6. 选取;选拔。
千
之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 又。
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