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慎行的意思
基本定义
“克己慎行”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克制自己,谨慎行事”。基本含义是指控制自己的欲望,谨慎地处理事情,强调自我约束和对行为的审慎态度。
成语来源
“克己慎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律和道德修养。《论语》中有提到“克己奉公”,而“克己慎行”则是在这一思想上更进一步,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以保持良好的道德标准。
使用场景
“克己慎行”常用于劝诫他人要自律和谨慎,适用于多种语境,包括:
-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描述正直、坚守道德的人物。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谈论生活方式时,可以用作鼓励。
- 演讲:在讨论道德教育时,演讲者可以引用这一成语以增强论点。
示例句子
- 在职场中,只有克己慎行,才能赢得同事的尊重与信任。
- 他一直以来都遵循克己慎行的原则,因此在生活中从未犯过大错。
- 父母常常教育我们要克己慎行,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自律、约束自己、谨言慎行。
- “自律”更强调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 “谨言慎行”则更侧重于言语和行为的谨慎。
-
反义成语:放纵自我、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 “放纵自我”强调缺乏自我控制。
- “随心所欲”意味着不受任何限制,反映出对自我约束的缺乏。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克己慎行被视为修身齐家的重要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成语在现代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强调自我约束显得尤为重要。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行为对集体和社会产生的影响,使得这一成语的价值更加突出。
情感与联想
“克己慎行”给人一种庄重、严谨的感觉,常常让我联想到责任感与担当。在个人生活中,时常提醒自己要保持理智和克制,避免冲动行为。
个人应用
在我大学时,有一次因为临近考试而感到压力巨大,想要放弃复去参加聚会。此时,我想起了“克己慎行”,最终选择了留在宿舍复,结果考试成绩理想。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自律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
行走世间需克己,
他人尊重才可得。
慎行如履*冰路,
自律方能成大器。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self-discipline”和“caution”的表达,强调自我约束和谨慎行事的价值。虽然表达形式不同,但在许多文化中,克制与谨慎都是被普遍认可的美德。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克己慎行”的学,我认识到自我约束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更是对社会负责的表现。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帮助我更精准地表达思想,同时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来源: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来源:-- 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
引证:
《明史·海瑞传》:“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尝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税,尚可存古人遗意。’故自为县官,即立意搏击豪强,安养小民。其令严,令出期必行;其赋清,赋外无名征。士大夫出境,食具、寝处皆为限制。两溪、八菴之俗,一变而为邹、鲁。居官廉,故其取于民也薄;居乡介,故其律己也严。”
《宋史·范纯仁传》:“纯仁性夷易宽简,不以声色加人,谊之所在,则挺然不少屈。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所得奉赐,皆以广义庄;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没之日,幼子、五孙犹未官。尝曰:‘吾平生所学,得之忠恕二字,一生用不尽。以至立朝事君,接待僚友,亲睦宗族,未尝须臾离此也。每戒子弟曰:‘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苟能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贤地位也。”
《后汉书·王符传》:“克己慎行,以遵天命。”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左传·宣公十五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克己慎行成语接龙
克己慎行字义分解
行
1.(象形。本义:道路)。
2.同本义。
3.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队伍,军队。
6.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1.刚强。
1.——“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1.(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同本义。
3.出游;出行;出动。
4.运行。
5.流动,流通。
6.流行;流传。
慎
1.(形声。从心,真声。本义:谨慎;慎重)。
2.同本义。
3.警惕。
4.与“勿”、“毋”、“莫”等连用表示禁戒,相当于“务必”、“千万”等。
5.顺从,顺应;遵循,依顺。
己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2.天干的第六位。
3.借作“给”。
克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2.同本义。
3.能够。
4.攻下;战胜;打败。
5.克制。
6.严格限定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