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běnháng

三句不离本行

拼音 sān běn háng

繁体 三句不離本行

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谈论职业内的事"

近义词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句不离本行的意思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来源: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来源:--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

引证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他那三句不离本行,总说的是他的官场经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六回:“他那三句不离本行,总说的是他的生意经。”

《老残游记》第十一回:“老残笑道:‘你这三句不离本行,倒也罢了。’”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他那三句不离本行,总说的是他的医道。”

《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三句不离本行,倒也罢了。’”

例句你们~,教育,教育,把我门外汉冷落了。

三句不离本行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xíng,háng,hàng,héng), 行部,共6画

1. (象形。本义:道路)。

2. 同本义。

3. 直排为行,横排为列。

4. 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

5. 队伍,军队。

6. 行业。原指工商业中的类别,后亦泛指职业。

1. 刚强。

1. ——“道行”(dàohéng):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领。

1.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2. 同本义。

3. 出游;出行;出动。

4. 运行。

5. 流动,流通。

6. 流行;流传。

读音(lí), 忄部,共10画

1. (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离声。“离”是“鹂”的本字,因而声符亦兼表字义。本义:鸟名。即黄鹂,也称仓庚,鸣声清脆动听)。

2. 同本义。

3. 长离,传说中的凤鸟,比喻有才华的人。

4. 八卦之一,象征火。

5. 古代女子出嫁时系的佩巾。

6. 古代传说中没有角的龙。

读音(běn), 木部,共5画

1.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2. 同本义。

3. 本宗族。

4. 事物的根基或主体。

5. 母金,本钱。

6. 根源,本源。

读音(jù,gōu), 口部,共5画

1. (形声。从口。正当读今言钩,俗作勾。本义:弯曲)。

2. 同本义。

3. 勾画。

4. 如果——表示假设。

5. 古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边。

6. ——人名用字。

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口,从丩(jiū),象绳丝缠结之状)。“丩”亦兼表字音。①(gōu)本义:弯曲。②句子。

2. 语句;诗句。

3. 中国汉代行大礼时,由九宾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传话,与“胪”相反。

4. 用于时间的计量。表示点时,相当于“点”;表示时段时,相当于“个”(钟头)。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读音(sān), 一部,共3画

1.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3. 表示多数或多次。

4. 指三颗星。

5. 姓。

三句不离本行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三句不离本行的意思

三句不离本行指什么

三句不离本行色经典语录

三句不离本行的歇后语

三句不离本行指什么职业

三句不离本行中本行指哪一行

三句不离本行是什么生肖

三句不离本行哪三句

三句不离本行打一成语

三句不离本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