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激扬的意思
基本定义
“慷慨激扬”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慷慨”和“激扬”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慷慨”指的是大方、豪爽,而“激扬”则意味着高昂、振奋。整体上,“慷慨激扬”形容人们的情感或气概非常激动,表现出豪情壮志,尤其是在演讲或表达思想时,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成语来源
“慷慨激扬”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在这篇著名的古文中,王勃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以及当时的豪情和壮志。这一成语在后来的文人中被广泛引用,用以形容激昂的情绪和高亢的言辞。
使用场景
“慷慨激扬”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政治演说、励志演讲等场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例如,在诗歌朗诵中,诗人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描绘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演讲中,演讲者可以用它来激励听众,传达一种奋斗的精神。
示例句子
- 在这次大会上,领导的发言慷慨激扬,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 他以慷慨激扬的语气讲述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 这首歌的旋律慷慨激扬,让人不禁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气吞山河”:形容气势非常壮阔。
- “慷慨陈词”:形容用慷慨的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
-
反义成语:
- “沉默寡言”:形容话少且不愿表达。
- “平淡无奇”:形容毫无生气或情感波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慷慨激扬常常与豪情壮志、忠诚爱国的情怀相联系。古代文人常通过激昂的辞句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这种传统延续至今,仍然在现代社会中有其适用性,尤其在革命、奋斗的语境中,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情感与联想
“慷慨激扬”通常带给人一种激动、昂扬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逆境中仍然不屈不挠、努力拼搏的人们,以及他们在追求梦想时所展现出的热情与力量。
个人应用
在我参与学校演讲比赛时,我曾用“慷慨激扬”来描述演讲者的情感表达,强调他对主题的热情和坚定信念。这一成语的使用帮助我更准确地传达了演讲的感染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将“慷慨激扬”融入其中:
在风中歌唱,慷慨激扬,
心中的梦想,如星河闪亮。
即使前路漫漫,阻碍重重,
我将勇往直前,绝不彷徨。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于“passionate and eloquent”的表达,虽然字面意思不同,但在情感上都能够传达出一种激昂的情绪。在西方文化中,激情演讲同样受到重视,尤其在政治演说和文学创作中。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慷慨激扬”的深入分析,我对这个成语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情感的词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我在表达时注入更多的情感与激情。
来源: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来源:-- 汉·李陵《录别诗》:“悲意何慷慨,清歌正激扬。”《周书·韦孝宽传》
引证:
《明史·海瑞传》:“海瑞为人,慷慨有大节,激扬好义,不以贫贱易心。”
《宋史·岳飞传》:“岳飞为人,慷慨有大节,激扬好义,不以富贵易心。”
《晋书·王导传》:“王导为人,慷慨有大略,激扬好士,不以贵贱易志。”
《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为人,慷慨有大志,激扬好义,不以贫贱易心。”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返赵,赵王以为上卿,封于平原,号平原君。平原君为人,慷慨有大节,激扬好义。”
慷慨激扬成语接龙
慷慨激扬字义分解
激
1.(形声。本义:水势受阻遏后腾涌或飞溅)。
2.同本义。
3.鼓动人心,使有所感发。
4.迅疾;猛烈。
5.高亢;激昂。
扬
1.(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同本义。
3.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4.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5.提高声音。
6.发扬,发挥。
慷
1.(形声。从心,康声。本义:情绪激昂)。
2.同本义。
慨
1.(形声。从心,既声。本义:不得志而愤激)。
2.同本义。
3.疲惫的样子。
4.假借为“嘅”。感慨,叹息(因悲痛、不愉快而发出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