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ēzhīzǎi

治阿之宰

拼音zhìēzhīzǎi

繁体治阿之宰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治阿之宰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治阿之宰”字面意思是“治理阿之宰”,其中“治”指治理、管理,“阿”指的是一个地方的名字,通常指代某个具体的区域或者是小地方。“宰”指的是地方的官员或执政者。整体来看,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指某个地方的管理者或领导者的治理能力、治国理政的水平。

成语来源

“治阿之宰”出自《左传》,是**古代历史文献中的一部分,描述了春秋时期的政治与军事情况。在古代,地方官员的治理能力往往直接影响到百姓的生活和地方的安定,因此“治阿之宰”可以看作是对地方治理的评价与反思。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的讨论,特别是在谈论地方政府的治理成效时。在文学作品中也可能用来形容某位统治者的执政能力。例如,在小说中,描述一个地方的治安状况较差,可能会提到“治阿之宰不力”。

示例句子

  1. 在这次选举中,候选人们争相展示自己作为治阿之宰的治理能力。
  2. 这位新任市长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成为一个优秀的治阿之宰。
  3. 许多历史上的治阿之宰都在位期间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受到百姓的爱戴。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治国安民”:强调治理国家以安定民生,适用于更广泛的治理情况。
    • “执政为民”:强调执政者应以百姓为重,关注民众的福祉。
  • 反义成语

    • “贪官污吏”:指那些腐败无能的官员,与“治阿之宰”形成对比。
    • “民不聊生”:形容百姓生活困苦,治理失败的结果。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历代文人都对此有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治阿之宰”不仅反映了对地方治理的关注,也体现了古人对领导者责任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社会发展时。

情感与联想

“治阿之宰”让我联想到那些能够为人民谋福利的好官员,他们努力治理地方,带来繁荣与和谐。这种情感反应激励我在生活中关注社会治理与公共事务,思考如何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应用

在一次社区活动中,我参与了对地方治理问题的讨论,提到了“治阿之宰”的概念,强调了地方领导者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性。这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治理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地方治理的诗中,可以写道:

治阿之宰,心系百姓苦,
明月照夜,政风渐渐舒。

这表达了治理者对民生的关注和努力。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在英语中,有“governance”一词,强调治理的责任与能力。在某些西方国家,地方治理也被视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相似的价值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治阿之宰”的全面分析,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治理能力的评价,更是对领导者责任感的强调。在语言学*中,这种成语的使用丰富了我的表达方式,使我能更精准地传达思想与情感。

来源:若才实拔群,进宜尚德,治阿之宰,不必计年,免徒之守,岂限资秩。

来源:-- 《晏子春秋·杂上》记载:晏子曾为东阿地方官,治理有方,三年后誉满全国。《宋书·王华传》

例句我也是一个~

治阿之宰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ā,ē), 阝部,共7画

1.(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同本义。

3.泛指山。

4.山坡。

5.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6.曲隅,角落。

1.(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2.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3.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4.阿托(10-18)的简称。

5.表示疑问、肯定、呼召、祈请等语气。

1.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1.

读音(zhì), 氵部,共8画

1.(形声。从水,台声。①(chí)本义:水名。②引申义:治水;整治;修治)。

2.同引申义。

3.治理;管理;统治。

4.办理;处理。

5.经营。

6.治;治疗。

读音(zǎi), 宀部,共10画

1.(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2.同本义。

3.一说古代贵族家中的管家或奴隶总管。

4.一说宰为手工业奴隶。

5.古代官吏的通称。

6.古官名。辅佐国君执政的百官之长。

读音(zhī), 丶部,共3画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

治阿之宰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治阿之宰的意思

治阿之宰,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