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餽粮,士有饥色的意思
指远粮不解近饥。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成语接龙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字义分解
饥
1.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2. 同本义。
3. (“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4. 吃不饱。
5. 荒年,五谷无收。
6. 古国名。
餽
1.
里
1. (会意。从衣,里声。本义:衣服的里层)。
2. 同本义。
3. 内,中。与外相反。
4. 时候。
5. 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位置;处所。
6. (会意。从土,从田。从“田”,含有区分界域的意思。本义:里弄;街巷)。
色
1. (会意。甲骨文中象一个人驮另一个人,仰承其脸色。本义:脸色)。
2. 同本义。
3. 又。
4. 颜色。
5. 姿色,容颜(多就女子而言);美色。
6. 佛家语。指一切物质的存在。
粮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4. 又。
5. 引申指谷类;粮食。
6. 田赋。
有
1. (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2. 同本义。
3. 存在。
4. 取得,获得,占有。
5. 相当于“或”。或许。
6. 附着在动词、名词、形容词前,相当于词缀,无实际意义。
1.
士
1.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2. 同本义。
3. 将领。
4. 兵士;武士。
5. 古代指掌管刑狱的官员。
6.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