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待食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嗷嗷待食”字面意思是“像狼或其他猛兽一样叫着等待食物”。基本含义是形容人非常饥饿,迫切地等待食物,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急切、焦虑的状态。
成语来源
“嗷嗷待食”出自《左传》,原文描写了饥饿的狼发出“嗷嗷”的叫声以示等待食物的情景。这个成语通过生动的形象,将饥饿与急切的心情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食物的渴望和生存的艰辛。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嗷嗷待食”常用来描绘动物的本能反应,也可以引申用于形容人们在某种情况下的急迫心情。例如,在描述难民的境况时,可能会用到这一成语。而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形容孩子们在饭点时的焦虑,或者形容某人对某项工作的迫切期待。
示例句子
- 孩子们在餐桌旁嗷嗷待食,期待着妈妈端上热腾腾的饭菜。
- 在这场比赛中,球员们嗷嗷待食,渴望着进球的机会。
- 经过几天的艰苦跋涉,他们终于回到了家,嗷嗷待食地享受起丰盛的晚餐。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肚子发出响声。
- “如狼似虎”:形容急切、凶猛的状态。
-
反义成语:
- “饱食终日”:形容吃饱喝足,安逸度日。
- “心如止水”:形容内心平静,没有波动。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食物不仅是生存的需求,也是家庭、亲情的象征。因此,“嗷嗷待食”不仅反映了生理上的饥饿,也隐含了人们对温暖、关怀的渴求。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物质上可能不再感受到饥饿,但对情感、事业的渴求仍然存在。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让我联想到儿童时代的等待,尤其是在饭点时的期待和焦急。同时,也引起我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面临着真正的饥饿和无助。
个人应用
我曾在一次志愿活动中,看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嗷嗷待食地等待着分发的食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这个成语的真实含义。通过这个经历,我更加意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融入“嗷嗷待食”:
月下孤影独自立,
寒风瑟瑟夜漫漫。
嗷嗷待食心如焚,
何时归来梦未眠。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rving for attention”,强调对关注或事物的渴望,而不仅仅是饥饿。虽然两者在字面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一种急切的心情。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嗷嗷待食”的全面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语言中情感的表达以及成语的丰富内涵。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也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我更加注重用词的准确性与情感的传递。
来源: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来源:-- 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
引证:
《宋史·食货志上》:“是岁,大饥,民多流亡,帝命发仓廪以赈之。百姓嗷嗷待食。”
《晋书·食货志》:“时天下荒馑,百姓多饿死,帝乃发仓廪以赈之。百姓嗷嗷待食。”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是岁,天下户口耗减,十裁二三。百姓嗷嗷待食。”
《史记·平准书》:“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不领于天下之经费。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绨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南越尉佗自立为帝,召贵佗兄弟,以德怀之,佗遂称臣。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常假借用之。张武等受赂金钱,觉,更加赏赐,以愧其心,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后六年,匈奴入边。遣将军击之,斩首虏数千级。其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亦弃上谷之什辟县造阳地以予胡。是岁,匈奴嗷嗷待食。”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饥,乞籴于秦。秦伯曰:‘晋君无道,其民何罪?’乃发粟以赈之。晋人嗷嗷待食。”
嗷嗷待食成语接龙
嗷嗷待食字义分解
食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待
1.(形声。从彳(chì),寺声。本义:等待,等候)。
2.同本义。
3.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
4.招待。
5.需要。
6.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1.[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2.[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嗷
1.(形声。从口,敖声。本义:哀鸣声)。
2.同本义。
3.叫呼声;喧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