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左衽的意思
基本定义
“披发左衽”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披着头发,穿着左边开襟的衣服”。在古代汉服中,左开襟是礼服的正统穿法,而右开襟则是非正式的穿法。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不遵循礼仪和规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轻佻不羁、缺乏礼节。
成语来源
“披发左衽”源于《礼记·曲礼上》,其中提到“君子之道,必有正服,左衽者为正,右衽者为非”,强调礼仪的重要性。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特别是在贵族和士人的社交场合中。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成语“披发左衽”可以用来描绘那些不拘小节、行为放荡的人物形象。在日常对话中,它可以用作批评某人不守规矩或不重视传统礼仪的言辞。在演讲中,演讲者可能用此成语来强调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尊重。
示例句子
- 他在婚礼上穿着随意,显得披发左衽,实在不合时宜。
- 这位年轻人在社交场合中披发左衽,让人觉得他对传统礼节毫不在乎。
- 在这个重视礼仪的场合,他的披发左衽的行为让大家感到不满。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不拘小节、放荡不羁、轻佻无礼。这些成语都指涉对礼节不重视、行为不端的情况。
- 反义成语:恪守礼仪、循规蹈矩、礼尚往来。这些成语强调遵循礼仪、重视规范的行为。
文化与社会背景
“披发左衽”在古代社会中体现了对礼仪的重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身份和地位的认同。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于描述那些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或行为不端的人,但其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地体现在对礼仪的反思与讨论中。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负面的,联想到轻浮、不羁的形象。在表达中,它可能被用来批评那些缺乏礼貌、对传统文化不屑一顾的人,影响着对礼仪和传统的认识与重视。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遇到一位朋友在正式场合上穿着极为随意,完全不顾场合的礼仪,这让我想起了“披发左衽”这个成语。我当时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他的行为,提醒他在正式场合中应更加注意形象和礼仪。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披发左衽”:
月下轻歌洒醉影,
披发左衽逍遥行。
何须礼数束身影,
自在风中任我情。
这首诗通过“披发左衽”表达了对自由和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传统礼仪的反思。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reaking the mold”,意指打破常规、挑战传统。虽然两者在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上有差异,但都反映了对传统规范的挑战。
反思与总结
“披发左衽”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更是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尊重和理解文化背景中的礼仪规范,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批评不当行为的工具。这使我在日常交流中更加注意礼节的重要性。
来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来源:-- 先秦·孔子《论语·宪问》
引证:
《旧唐书·音乐志二》:“被发左衽,沙场之民。”
《晋书·四夷传·吐谷浑》:“被发左衽,邑落相望。”
《后汉书·西羌传》:“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
《汉书·地理志下》:“其民被发左衽,无冠带之饰。”
《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陈国闲居等待封官,不久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后,势力强大,带领披发左衽的吴兵乘机攻打陈国,陈君连夜潜逃,孔子还是按计划去主持祭祀仪式,被弟子们强拉上车,逃出陈国前往蔡国
例句:或披发左衽,奋迅泥潭,或从容傅会,望表知里。
披发左衽成语接龙
披发左衽字义分解
衽
1.(形声。从衣,壬声(rén)。本义:衣襟)。
2.同本义。
3.指床草席。
4.袖子。
5.下裳。
6.古时连接棺盖与棺木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汉代名为小腰,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
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
左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手的象形。本义:辅佐,从旁帮助
2.同本义。
3.贬谪,从朝廷下放到地方为官。
4.见外,把某人当外人看待。
5.左手。
6.方位名。与“右”相对。
发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1.崩坏;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