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笔生花的意思
基本定义
“梦笔生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梦中的笔生出花来”。它用来形容文人或艺术家在梦中获得灵感,创作出美好的作品。引申义是指通过想象或梦幻般的思维,创作出极具艺术价值和美感的作品,强调灵感的突现和创作的神奇。
成语来源
“梦笔生花”的成语来源于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李白在《夜泊牛津对月吟》中提到“梦中笔生花”,表达他在梦中获得灵感,创作出美好诗篇的情景。这个成语反映了李白对创作灵感来源的独特理解,体现了艺术创作的灵动与梦幻。
使用场景
“梦笔生花”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述诗人、作家在创作时的灵感瞬间。
- 日常对话:可以用来形容朋友的创作灵感,如“他今天的画真是梦笔生花。”
- 演讲:在谈论创作与灵感的主题时,引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示例句子
- 在这次文学比赛中,他的作品如同梦笔生花,令评委们赞叹不已。
- 她的音乐才华让人惊叹,仿佛每一首曲子都是梦笔生花般的灵感迸发。
- 这幅画让我想起了“梦笔生花”的成语,真是不可思议的创作。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灵感乍现”:指灵感突然出现,表现出创作的突然性。
- “一气呵成”:形容作品迅速完成,通常也带有灵感涌现的意味。
-
反义成语:
- “平淡无奇”:形容作品缺乏特色或灵感,平凡无趣。
- “呆板无趣”:形容创作缺乏生机与创意,无法引起兴趣。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常常被视为一种神圣的灵感过程,许多文人墨客都强调灵感的重要性。成语“梦笔生花”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人们对创作灵感的崇尚。在现代社会,尽管创作方式多样化,但灵感依然是艺术创作的核心,成语的适用性仍然存在。
情感与联想
“梦笔生花”给人的情感反应是美好和神秘的。它让人联想到创作时的灵感瞬间,充满了对艺术的向往与追求。这个成语在表达时,能激发积极的情感联想,使人们对创作充满热情。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在写作时灵感枯竭,突然梦见了一个奇幻的场景,醒来后立刻写下了那个梦。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梦笔生花”的含义,灵感如此神奇,时常在意想不到的时刻降临。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们可以这样使用“梦笔生花”:
月下独坐思悠扬,
梦笔生花入画廊。
心中灵感如泉涌,
笔尖轻舞写华章。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spired creativity”或“burst of inspiration”,虽然并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同样强调了灵感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同文化中对灵感的理解和表达各有特色,但都强调了创作的奇妙与不可预知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梦笔生花”的学*,我深刻体会到灵感在创作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写作和艺术创作中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迎接灵感的降临。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更生动地表达对创作灵感的向往与追求。
引证:
《唐语林》卷二:“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请为文,白已醉,取笔一挥,文不加点,其书甚丽。知章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唐摭言》卷十:“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以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览《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太白承言笑而不答。寻又改《乌栖曲》,其词曰:‘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犹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知章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由是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夜啼》,叹曰:‘此儿落笔不休,真天才也。若广之以学,可以相如比肩也。’白又为安州都督杜某撰《春夜宴桃李园序》,其辞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杜览之,叹赏不已。”
《太平广记》卷二百二引《幽闲鼓吹》:“李贺字长吉,唐诸王孙也。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辩》,贺竟不就试。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率为常。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辩》,然竟不就试。其诗尚奇诡,为人所不及,尤长于乐府。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其先夫人郑氏,梦一绯衣人,谓之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其夕卒。”
《唐才子传·李白》:“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天宝初,因吴筠被召,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入翰林,以其才逸,不拘常调,颇遭嫉忌,恳求还山,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大醉,上前借笔砚,文不加点,书于御前,玄宗奇之,曰:‘此人固穷相,然梦笔生花,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南史·谢灵运传》:“灵运梦人以笔与之,既觉,见笔在床头,因作《登池上楼》诗,其词藻丽,时人谓之梦笔生花。”
故事:唐代大诗人李白少年时曾经做过一个奇特的梦,他梦见自己使用的笔尖头开出了鲜艳的花朵,一张张白纸自动飞到他眼前,他高兴极了,就抓起妙笔飞快地写了起来,落在纸上的却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他的许多著名的诗篇流传至今
例句:李太白~,特睡乡幻景耳!
梦笔生花成语接龙
梦笔生花字义分解
花
1.同本义。
2.草木花的总称。
3.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4.特指某一名花。
5.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6.喻指美女。
笔
1.(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同本义。
3.笔法。曲笔,伏笔。
4.书写;记载。
5.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生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2.同本义。
3.生育;养育。
4.生存;活。与“死”相对。
5.滋生;产生。
6.救活,使活。
梦
1.(会意。小篆字形,由“宀”(房子)、“爿”(床)、“夢”(不明也)三字合成。意为夜间在床上睡觉,眼前模糊看不清,即作梦。“夢”由“苜”(mò,眼看不清)、“宀”(人的变形)、“夕”(晚间)三字会意。本义:睡眠中的幻象)。
2.同本义。
3.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