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ūn

握发吐飧

拼音sūn

繁体握髮吐飧

握发吐飧的意思

基本定义

“握发吐飧”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握住头发,吐出食物”。它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极度饥饿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因饥饿而感到的痛苦,或是形容人对食物的渴望。

成语来源

“握发吐飧”的成语来源于《庄子·外物》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描述了一位饥饿的人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甚至到了抓住自己的头发,想要把它吞下的地步,表达了他对食物的渴望和无奈。这一典故揭示了人们在极端困境下的本能反应,深刻反映了人性的脆弱。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形容极度饥饿、渴望食物的状态,适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多种场合。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渲染人物的痛苦和绝望;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形象地表达对食物的渴求。

示例句子

  1. 在寒冷的冬天,他在外面流浪了几天,终于感到握发吐飧的饥饿。
  2. 这场长途旅行让我们感到握发吐飧,终于在小镇上找到了温暖的食物。
  3. 在战乱时期,许多难民都经历了握发吐飧的痛苦生活。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 反义成语:饱餐一顿(形容吃得很饱)。

“饥肠辘辘”更侧重于形容饥饿的状态,而“饱餐一顿”则强调满足。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食物被视为生存的基本保障,饥饿常常与贫困、困境联系在一起。因此,“握发吐飧”不仅反映个人的生理需求,更折射出社会对食物资源的重视和对饥饿状态的同情。在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所改善,但对食物的珍惜和对饥饿的敏感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情感与联想

“握发吐飧”带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人联想到饥饿的无奈和痛苦。这种情感可以引发对生活的反思,促使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食物与生活条件。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因为忙碌而忽略了饮食,感受到饥饿的折磨。那时我真的体会到了“握发吐飧”的感受,几乎想立即找到食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握发吐飧”:

寒风刺骨夜漫长,
握发吐飧心惶惶。
但愿明朝云开日,
温饱之时不再伤。

通过这首诗,我表达了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arving”或“hungry to the bone”,虽然它们也传达了极度饥饿的状态,但可能没有像“握发吐飧”那样形象和生动。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握发吐飧”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语言的力量以及成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成语的使用背景和情感色彩,有助于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引证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上疏曰:‘臣闻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后汉书·马援传》:“援上书曰:‘臣闻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汉书·王莽传上》:“莽因上书曰:‘臣闻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握发吐哺,以迎宾客。”

握发吐飧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ūn), 飠部,共12画

1.(会意。从夕,从食。晚上吃的食品。本义:晚上的饭食)。

2.同本义。

3.熟食。

4.吃晚饭。

5.用水泡饭。

读音(wò), 扌部,共12画

1.(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2.同本义。

3.屈指成拳。

4.掌握。

5.控制。

6.用同“捂(wǔ”)。遮盖。

读音(tǔ,tù), 口部,共6画

1.(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2.同本义。

3.摆出,亮出 。武术用语。

4.姓。

读音(fā,fà), 又部,共5画

1.(形声。本义: 放箭)。

2.同本义。

3.出发;上路。

4.打开;开启。

5.征发;征调。

6.发生;发出。

1.头发,人头上的毛 ?。

2.草木。

3.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1.崩坏;停止。

握发吐飧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握发吐飧什么意思

握发吐餐

握发吐哺什么意思

吐握是什么意思

双手握拳,抽搐,呕吐

握手吐唾沫

握发吐哺

握发吐哺的意思

握发吐哺读音

握发吐哺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