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ādǒu

扶不起的阿斗

拼音 de ā dǒu

繁体 扶不起的阿斗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无能的人"

扶不起的阿斗的意思

阿斗:三国蜀汉刘备之子刘禅的小名。阿斗庸碌无能,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蜀汉。比喻扶持不起来的人。

引证

《宋史·岳飞传》:“或问岳飞曰:‘蜀后主可辅乎?’飞曰:‘阿斗扶不起,非人力所能为也。’”

《晋书·王导传》:“或问王导曰:‘蜀后主何如?’导曰:‘阿斗扶不起,天命也。’”

《世说新语·识鉴》:“诸葛武侯曰:‘阿斗扶不起,非人力也。’”

《资治通鉴·汉纪》:“刘备临终,谓诸葛亮曰:‘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后主即位,亮数谏,不听,终不能扶。”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主性宽仁,然暗弱无能,终不能扶。”

故事三国时期,蜀国昭烈帝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死后,蜀国灭亡。后主刘禅投降了司马文王司马昭。司马昭宴请刘禅,故意安排蜀国的节目,刘禅看得津津有味,司马昭看到刘禅乐不思蜀的样子,认为扶不起的阿斗无能治国

例句他真是一个~。

扶不起的阿斗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ā,ē), 阝部,共7画

1. (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 同本义。

3. 泛指山。

4. 山坡。

5. 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6. 曲隅,角落。

1. (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2. 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3. 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4. 阿托(10-18)的简称。

5. 表示疑问、肯定、呼召、祈请等语气。

1. 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1.

读音(qǐ), 走部,共10画

1.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 同本义。

3. 又。

4. 起床。

5. 产生;发生。

6. 又。

读音(dí,dì,de), 白部,共8画

1.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2. ,后面带补语。

3.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 确实;实在。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鲜明的样子。

读音(dǒu,dòu), 斗部,共4画

1. (象形。有柄。说文叙,俗谓人持十为斗。本义:十升)。

2. 同本义。

3. 盛酒器。

4. 口大底小的方形或鼓形量器,多用木头或竹子制成。容量为一斗。

5. 指北斗七星。

6. 容量单位。也作量词。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石。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2. 搏斗;引申为战斗。

3. 又。

4. 较量,竞赛。

5. 古代天文用语,星相击。

6. 斗争,争斗。

读音(fú), 扌部,共7画

1. (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 同本义。

3. 扶持;护持。

4. 辅助;帮助。

5. 靠近。

6. 攀缘。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扶不起的阿斗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扶不起的阿斗是什么意思

扶不起的阿斗怎么读

扶不起的阿斗指的是谁

扶不起的阿斗是谁的儿子

扶不起的阿斗的故事

扶不起的阿斗念a还是e

扶不起的阿斗下一句是

扶不起的阿斗朋友圈说说

扶不起的阿斗故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