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如槁木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心如槁木”字面意思是“心像干枯的木头”,用以形容一个人的内心极其冷漠、麻木,缺乏情感或生气。它传达了一种对生活或环境的绝望态度,表明心灵的干涸与无动于衷。
成语来源
“心如槁木”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夜泊牛渚怀古》。在诗中,诗人通过对比生机勃勃的自然与自己内心的枯竭,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槁木本身指的是干枯的木材,缺乏生命力,暗示了内心的苍凉与孤寂。
使用场景
“心如槁木”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内心挣扎或孤独时,常用此成语来突出人物的情感状态。
- 日常对话:在讨论某人的情绪状态时,可以用来形容对方的冷漠或失落。
- 演讲:在表达对社会现象或某种人生境遇的批判时,可以引用此成语来增强情感的表达。
示例句子
- 他经历了重重打击,心如槁木,似乎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
-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许多人心如槁木,麻木地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
- 她的心情糟糕透顶,面对朋友的关心时,依然心如槁木,无动于衷。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无动于衷”:形容对某事毫无反应,内心冷漠。
- “心如死灰”:形容内心冷淡、失去生气。
-
反义成语:
- “心花怒放”:形容心情愉快,极为兴奋。
- “热情似火”:形容人热情洋溢,情感丰富。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压力,常常会感到心如槁木的状态。这种现象在文学作品、电影和音乐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反映了现代人对情感的渴望与对冷漠生活的批判。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增加,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挣扎。
情感与联想
“心如槁木”给人一种凄凉、孤独的情感联想,常常让人想到对生活的无奈与绝望。这种情感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和对自身内心世界的探求。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朋友因失去工作而感到心如槁木,虽然周围的人给予他很多关心与支持,但他始终无法走出那种低落的情绪。这让我意识到,关心与理解是帮助他走出困境的重要因素。
创造性使用
我尝试用“心如槁木”写一首小诗:
心如槁木随风逝,
梦里花开已无痕。
月下独坐无声叹,
何时再见暖阳春。
通过这首诗,我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温暖的渴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一个类似的表达是“cold-hearted”,同样用来形容一个人冷漠无情。然而,中文的“心如槁木”更加强调内心的干枯与失落,体现了更深层次的情感状态。
反思与总结
学习“心如槁木”这个成语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情感的复杂性与表达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习中,能够准确地运用成语,既是对文化的理解,也是对情感的深刻把握。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也让我在思考内心状态时,有了更为贴切的词汇。
来源:那做媒的便络绎不绝,这个夸说张家小姐才能,那个夸说李家小姐标致,说的心如槁木的一位太史公,心中活泼泼起来。
来源:--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回
引证:
《文选·谢灵运<登池上楼>》:“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文选·潘岳<寡妇赋>》:“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文选·陆机<叹逝赋>》:“心憀栗而弥甚,魂悄悄而失据。”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思蹇产之不释兮,曼遭夜之方长。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数惟荪之多怒兮,伤余心之忧忧。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悲虚言之无实兮,苦众口之铄金。忧心不遂,斯言谁告兮。”
《庄子·齐物论》:“心若死灰,形若槁木。”
心如槁木成语接龙
心如槁木字义分解
槁
1.(形声。从木,高声。本义:草木枯干)。
2.同本义。
3.羸瘦;憔悴。
4.死亡。
5.(kǎo)。击。
6.(kào)。以酒肉等饮食慰劳。
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心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如
1.(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2.同本义。
3.好像, 如同。
4.比得上,及。
5.去,往。
6.遭遇,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