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衣而出,并日而食的意思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成语接龙
易衣而出,并日而食字义分解
食
1. (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 同本义。
3. 粮食。
4. 食物的通称。
5. 食禄,俸禄。
6. 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1. 拿东西给人吃
2. 饲养 ;喂养;供养。
3. 宴请。
1. ——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衣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领口,两旁象袖筒,底下象两襟左右相覆,为上衣形。“衣”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衣”的字与衣服有关。本义:上衣)。
2. 同本义。
3. 服装的通称。合上衣下裳而言。
1. 穿衣。
2. 遮盖;包扎。
3. 依靠
而
1.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2.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3. 表示并列关系。
4. 表示递进关系。
5. 表示承接关系。
6. 表示转折关系。
1.
2. 才能。
3. 能够。
易
1. (象形。本义:蜥易)。
2. 换,交换。
3. 改变,更改。
4. 替代。
5. 蔓延;传播。
6. 治,整治。
日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3. 白天,白昼。
4.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5. 一昼夜。
6. 时间,光阴。
并
1. 古地名。并州。
2. 相传禹治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并州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带。沿用为太原的别称。
3. 汉置并州,其地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东汉时并入冀州。三国魏复置。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
1. (会意。《说文》:“从二立。”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并行,并列)。
2. 同本义。
3. 合并(由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结合一起)。
4. 兼并;并吞。
5. 具备。
6. 排除。
出
1. (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 同本义。
3. 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 出现;显露。
5. 生产;产生。
6. 高出;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