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làng

无风不起浪

拼音 fēng làng

繁体 無風不起浪

用法 "作宾语、分句;指事出有因"

近义词 事出有因

反义词 无事生非

无风不起浪的意思

没有风不会起波浪。比喻事情发生,总有个原因。

来源:无风不起浪,咱能听说,想必不会在天外头,只要下狠心,不愁找不着。

来源:-- 高玉宝《高玉宝》第十章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无风不起浪,无因不成果。”

《后汉书·班超传》:“无风不起浪,无木不生枝。”

《汉书·王莽传》:“无风不起浪,无水不生波。”

《史记·项羽本纪》:“无风不起浪,无火不生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无风不起浪,无事不生非。”

例句~,这不是无稽之谈。

无风不起浪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1. (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 同本义。

3. 风俗;风气。

4. 风范,气度,韵致。

5. 风声,消息。

6. “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1. 讽刺;委婉劝告

1. 比喻感化。

读音(qǐ), 走部,共10画

1. (形声。从走,己声。本义:由躺而坐;由坐而立)。

2. 同本义。

3. 又。

4. 起床。

5. 产生;发生。

6. 又。

读音(làng), 氵部,共10画

1. 波浪,水因风吹、石激而形成的涌动。

2. 放荡;放纵。

3. 言词不干净;随口说脏话。

4. 无用。

5. 破烂。

读音(wú), 一部,共4画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 古疑问词。

5. 用来调整音节。

6. 大。

无风不起浪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无风不起浪什么意思

无风不起浪下一句话怎么接

无风不起浪英语

无风不起浪类似的句子

无风不起浪无根不长草

无风不起浪的另一种说法

无风不起浪的下一句是

无风不起浪和无风三尺浪是怎么回事

无风不起浪近义词

无风不起浪,事出必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