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的意思
基本定义:
“小时了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小时候聪明机灵,形容一个人在年轻时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学习和才智方面。其基本含义常用于描述年轻人(尤其是学生)聪明、有潜力,但往往在长大后未必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成语来源:
该成语源于《论语·为政》。其中一句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能出色。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年轻人未来发展的思考,强调了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变化。
使用场景:
“小时了了”可以在多种语境下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常常用来描写年轻角色的潜力和前途。
- 日常对话:在与朋友讨论某个学生的表现时,可以用来形容他小时候的聪明才智。
- 演讲:在教育或成长主题的演讲中,可以引入该成语以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小时候他真是个小时了了,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 许多小时了了的孩子,长大后却由于环境的影响而未能充分发挥潜能。
- 教师常说,小时了了的学生要好好引导,才能成才。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聪明伶俐”:形容人聪明而机灵,强调智力。
- “才子佳人”:指有才华的人,通常用来形容年轻时的优秀表现。
-
反义成语:
- “不堪回首”:形容过去的事情让人不愿回忆,常用于描述未能实现的潜力。
- “愚不可及”:形容愚笨到无法接近,表示与聪明相反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教育和学习被极为重视,成语“小时了了”反映了这种价值观。现代社会中,随着教育资源的变化,很多年轻人的发展轨迹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依然适用,但其背后所反映的教育理念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值得深思。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常常让我联想到年轻时的自己或身边的朋友,特别是那些在学习上有过辉煌成绩的人。它也引发我对教育的思考,特别是如何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曾遇到一些小时候非常聪明的同学,长大后却没有继续努力,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让我意识到,潜力和努力之间的关系是多么重要。因此,我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常常鼓励他们不要被“小时了了”所困扰,要继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成长的诗中,我尝试将“小时了了”融入其中:
小时了了梦中飞,
书海扬帆逐浪追。
岁月如歌心似水,
愿君莫忘少年辉。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a bright child”或“gifted youth”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通常不会强调成长后可能的变化。不同文化中对年轻人潜力的看法也可能有所不同,有些文化更强调教育和努力在后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小时了了”的学习,我更加明白教育和个人努力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在语言表达上丰富了我的词汇,也在思维上促使我反思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它提醒我们,虽然潜力重要,但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实现梦想的关键。
来源: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来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引证:
《明史·文苑传·杨慎》:“慎幼警敏,十一岁能诗,十二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长老惊异。入京,赋《黄叶诗》,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
《宋史·文苑传·杨亿》:“亿幼颖悟,能属文,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江南转运使张去华就试词艺,送阙下。试诗赋五篇,下笔立成。太宗深加赏异,命内侍都知王仁睿送至中书,又赋诗一章,宰相惊其俊异,削章为贺。”
《南史·张融传》:“融幼聪慧,年数岁,父党造之,问曰:‘郎子何师?’融曰:‘未有所师,若论天悟,当自识之。’客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融曰:‘观君小时,定当佳耳。’”
《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世说新语·言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故事:东汉时期,10岁的孔融去拜见大名鼎鼎的河南太守李元礼,以李元礼亲戚的名义求见。李元礼不认识他,他则把老子与孔子的后人关系扯为亲戚。太中大夫陈韪讥笑孔融“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融立即反唇相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例句: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大时佳,五岁孩童已足夸;计缚剧盗如反掌,直到天子送还家。”
小时了了成语接龙
小时了了字义分解
时
1.(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同本义。
3.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4.时间;时候。
5.时尚,时俗。
6.时运;命运。
小
1.(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3.年幼。
4.稍,略。
5.将近。
6.狭隘;低窄。
了
1.(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束婴儿两臂)。
2.手弯曲。
3.假借为“憭”、“悟”。懂得,明白其意思。
4.结束,了结。
5.聪敏,颖慧。
6.明亮,光亮。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
2.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