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zhéjiù

动辄得咎

拼音dòngzhéjiù

繁体動輒得咎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做事往往获罪"

近义词跋前踬后

反义词八面圆通

动辄得咎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动辄得咎”的字面意思是“稍微做错就会受到责备”。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言行或做事时受到严厉的指责或惩罚,形容人们在某种环境下容易遭到批评或指责,具有一定的负面情绪。

成语来源

“动辄得咎”出自《左传》。原文是“动辄得咎,故君子慎言。”意思是说,君子在言语上要小心谨慎,因为稍有不慎就可能招致责难。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言行举止的重视,强调了言行的后果。

使用场景

“动辄得咎”常用于正式场合,如文学作品、演讲、社交场合等,尤其适合在谈论责任、风险、言行不当时使用。它可以用于描述政治、职场、家庭等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紧张氛围。

示例句子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动辄得咎,大家都倍感压力。
  2. 他在会议上发言时小心翼翼,生怕动辄得咎。
  3. 对于这个敏感的话题,我们动辄得咎,最好还是保持沉默。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1. 小心翼翼:形容做事非常谨慎。
  2. 言多必失:说话多了容易出错。

反义成语

  1. 肆无忌惮:形容做事毫无顾忌,缺乏约束。
  2. 不屑一顾:形容对某事物不屑一提,与动辄得咎的警惕性相对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个人的言行举止往往受到严格的道德标准约束。“动辄得咎”反映了这种文化背景,强调了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在现代社会中,虽然环境相对宽松,但在某些特定场合(如职场、公共场合)仍然存在“动辄得咎”的现象。

情感与联想

“动辄得咎”给人一种紧张和压迫的感觉,容易让人联想到压力、责任和风险。这种情感反应使我在表达时更加注意措辞,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冲突。

个人应用

我曾在工作中因为一时疏忽而造成了客户的不满,感受到“动辄得咎”的道理。在当时的环境下,任何小错误都可能被放大。我学会了在与客户沟通时更加谨慎,避免类似**的再次发生。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动辄得咎”:

言语如刀锋,动辄得咎生。
小心翼翼行,方可少烦恼。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与“动辄得咎”相似的表达是“walking on eggshells”,意为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敏感话题。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在言行上谨慎的重要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动辄得咎”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在社会交往中言行谨慎的重要性,这不仅适用于工作,也适用于日常生活。这个成语提醒我在表达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在语言学中,掌握这样的成语,对于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来源:-- 唐·韩愈《进学解》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动辄得咎,不如守分。”

《后汉书·班超传》:“动辄得咎,不如守拙。”

《汉书·王莽传》:“动辄得咎,不如守静。”

《史记·项羽本纪》:“动辄得咎,不如静以待时。”

《左传·宣公十五年》:“动则得咎,静则失时。”

故事唐朝时期,韩愈学识渊博,被任命监察御史,因反对宦官利用“宫市”敲诈百姓,触怒了唐德宗被贬,后在唐宪宗时调回京城任吏部员外郎,他又因华州刺史之事被贬为国子监博士,他作《进学解》感慨自己:“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例句小厮因~,只得说道:“请问主人:前引也不好,后随也不好,并行也不好,究竟怎样才好呢?”

动辄得咎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zhé), 车部,共11画

1.(形声。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2.同本义。

3.专擅,独断专行,专权。

4.立即;就。

5.总是,每次。

6.则。

读音(dé,děi,de), 彳部,共11画

1.(会意。金文字形,右边是“贝”(财货)加“手”,左边是“彳”,表示行有所得。手里拿着财货,自然是有所得。本义:得到,获得)。

2.同本义(本来没有而争取得来成为己有)。

3.找到。

4.得知。

5.捕获。

6.成功;完成。

1.绝对必要或应当去做。

读音(jiù), 口部,共8画

1.(会意。从人,从各。从“各”,表示相违背。违背人的心愿。本义:灾祸,灾殃)。

2.同本义。

3.过失,罪过。

4.责备,追究罪过。

5.憎恶。

读音(dòng), 力部,共6画

1.(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同本义。

3.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4.动摇;震撼。

5.触动感应;感动。

6.萌动。

动辄得咎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

动辄得咎的意思

动辄得咎的读音

动辄得咎的辄

动辄得咎歌曲

动辄得咎的近义词

动辄得咎成语

动辄得咎歌词

动辄得咎造句

动辄获咎

动则得辄和动辄得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