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ngguījìn

同归于尽

拼音 tóng guī jìn

繁体 同歸於盡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一起死亡或共同毁灭"

近义词 玉石俱焚 犬兔俱毙 兰艾同焚 两败俱伤

反义词 贪生怕死

同归于尽的意思

基本定义

“同归于尽”字面意思是“共同归入死亡”,引申为形容两者或多者共同遭受灭亡或毁灭。它通常用来形容仇恨或争斗达到极端,最终导致双方都受到严重的后果,甚至是死亡。它在语境中常常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反映出冲突双方无法和解的绝望状态。

成语来源

“同归于尽”源自于古代典籍,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提到:“如彼之言,是则同归于尽矣。”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战争和冲突中,双方都可能因对立而导致的双重毁灭。

使用场景

“同归于尽”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1.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悲剧故事,尤其是在历史小说或战争题材中,描绘敌对双方的绝望和无奈。
  2. 日常对话:在朋友或同事之间的争论中,可以用来形容双方争吵到无法调和的地步。
  3. 演讲:在政治或社会问题的讨论中,使用这一成语强调冲突升级带来的严重后果。

示例句子

  1. 在这场没有赢家的战争中,双方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最终只能同归于尽。
  2. 他们之间的仇恨已经无法化解,最终只会同归于尽。
  3. 在极端的竞争中,有些公司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宁愿同归于尽,也不愿意妥协。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两败俱伤”:指双方在争斗中都受到伤害,有相似的含义。
    • “鱼死网破”:形容两败俱伤,或者即使无法达成目的也要付出惨重代价。
  • 反义成语

    • “和气生财”:强调和谐共处,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
    • “皆大欢喜”:形容大家都能满意,最终和解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忠与义、仇与恨常常被描绘得极为强烈。“同归于尽”反映了古代战争和忠诚的复杂性,如今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战争不再是主要冲突形式,但这种极端的思维模式在某些激烈的竞争中仍然存在。

情感与联想

“同归于尽”常常带给人们一种悲剧性和无奈感。它让人联想到争斗对双方的伤害,反映出人们在冲突中失去理智的状态。这种情感反应促使人们思考冲突的后果,强调和解的重要性。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曾遇到过朋友之间因为误会而产生的严重争执,双方都不愿意妥协。最终,他们意识到这样下去只会“同归于尽”,于是选择了沟通与和解,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争斗。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两岸猿声啼不住,
谁为情深同归尽。
千古恨,终难解,
唯愿和谐共此生。

这首诗表达了在深重的情感与仇恨中,追求和谐与理解的愿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mutual destruction”或“draw”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通常不带有那么强烈的悲剧色彩。不同文化中对冲突的看法各异,强调和解或妥协的表达更加常见。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同归于尽”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冲突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提醒我在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尽量避免极端的对立,寻求和平与理解的重要性。

来源:大小虽殊,同归于尽耳。

来源:-- 《列子·天瑞》:“天地终乎?与我偕终”卢重玄解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操与绍同归于尽。”

《后汉书·袁绍传》:“绍与曹操同归于尽。”

《汉书·王莽传下》:“莽乃与公卿以下至吏民同归于尽。”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与汉王相与俱东,同归于尽。”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齐师败绩,晋师同归于尽。”

例句只图自己安逸,那管世事艰难,弄到后来,不是~吗?

同归于尽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guī), 彐部,共5画

1. (会意。从止,从婦省。本义:女子出嫁)。

2. 同本义。

3. 返回,回来。

4. 归还。

5. 辞官回家。

6. 死。

读音(jìn,jǐn), 尸部,共6画

1. (尽为“儘”和“盡”的简化字)。

2. 任凭,纵使。

1. (尽原为“盡”的俗字;今为“盡”的简化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表示手持刷子洗刷器皿。盛东西的器皿只有空了才能洗刷。本义:器物中空) 同本义。

2. 竭;完;没有了。

3. 达到极限。

4. 死。

5. 努力完成。

6. 追问。

读音(tóng,tòng), 口部,共6画

1. (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 同本义。

3. 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 参与;一起干某事。

5. 共,共一个。

6. 齐一;统一。

1. ——见“胡同”hútòng。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同归于尽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同归于尽的尽指什么

同归于尽的近义词

同归于尽的理解

同归于尽的拼音

同归于尽造句

同归于尽的出处

同归于尽的反义词

同归于尽怎么定罪?

同归于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