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备于我的意思
于:表示被动。万事万物都为我所具备。指世上的一切完全为我所有。
来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来源:-- 《孟子·尽心上》
引证:
《吕氏春秋·贵生》:“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通。”
《列子·天瑞》:“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
《淮南子·原道训》:“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
《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万物皆备于我成语接龙
万物皆备于我字义分解
皆
1. (会意。从比,从白。从“比”,有“并”的意思。本义:都,全)。
2. 同本义。
3. ;一同。
物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3. 物件,东西。
4. 事;事情。
5. 社会,外界环境。
6. 杂色牛。
我
1.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 自称;自己。
3. 向一边倾斜的,扭歪的。
4. 杀。
备
1. (形声。从人,備(bèi)声。本义:谨慎、警惕)。
2. 同本义。
3. 完备;齐备。
4. 疲乏;困顿。
5. 准备;预备。
6. 防备;戒备。
于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3. 取。
4. 如;好像。
5. 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 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
万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
3. 古州名。
4.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5.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6.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