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来将敌,水来土堰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的意思
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来源: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兄弟也,你领兵就随着我来,不可延迟也。
来源:-- 元·无名氏《云台门》第一折
引证:
《战国策·齐策一》:“兵来将敌,水来土堰,齐人之计也。”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兵来将敌,水来土堰,高帝之策也。”
《史记·项羽本纪》:“兵来将敌,水来土堰,项王之志也。”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晋人弗与也。”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此之谓也。”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成语接龙
兵来将敌,水来土堰字义分解
水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3. 特指河流。
4. 泛指一切水域。
5. 大水;水灾。
6. 五行之一。
来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2. 同本义。
3. 未来,将来。
4. 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
5. 归,回来,返回。
6. 归服;归顺。
1. 慰劳。
敌
1.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 同本义。
3. 抵抗;抵挡。
4. 攻击。
5. 仇敌;敌人。
将
1. (形声。从寸,酱省声。从“寸”,表示与手有关。(jiàng)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扶持,扶助。
3. 奉行,秉承。
4. 送行。
5. 携带。
6. 带领。
1. (形声。从寸,酱省声。本义:将领,带兵的人)。
2. 同本义。
3. 中国象棋中的一子,即“帅”。
4. 统率;率领。
1.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堰
1. (形声。从土,匽(yàn)声。本义:拦河坝)。
2. 同本义。
3. 池塘。
4. 堵。
土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2.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3. 土地。
4. 领土,国土。
5. 田。
6. 中医学上指脾。
兵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3.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4. 士卒。
5. 军事;武力;战争。
6. 用兵策略,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