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意思
刀俎:刀和刀砧板,宰割的工具。比喻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来源: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来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汉书·高帝纪上》:“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战国策·齐策二》:“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项羽本纪》:“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屯兵40万在新丰鸿门,谋士范增设计要除掉刘邦。刘邦依约赴鸿门宴,范增请项庄舞剑助兴,意图杀害刘邦。张良叫来樊哙,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与樊哙商议如何逃走,樊哙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例句:还不是~,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了什么时候为止?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接龙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字义分解
鱼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3.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4. 两眼白色的马。
5.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6. “渔”的古字。打鱼,捕鱼。
肉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3.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4.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5.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6.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我
1. (会意。从戈,从戈。“我”表示兵器。甲骨文字形象兵器形。本义:兵器。基本义:第一人称代词)。
2. 自称;自己。
3. 向一边倾斜的,扭歪的。
4. 杀。
刀
1.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2. 同本义。
3.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4.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5. 小船。
6. 姓。
俎
1. (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 同本义。
3.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人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3.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 别人,他人。
5. 民,百姓。
6. 指成年人。
为
1. (爲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古文下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假借为“伪”。做,作,干,搞。
3. 制作;创作。
4. 治理。
5. 变成,成为。
6. 是。
1. (爲字的本义是母猴。象形。按字,从爪,下象形。古文象两母猴相对形)。
2. 帮助;佑助。
3. 言说;告诉。
4. 因为,由于。
5. 替,给。
6. 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