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冲樽俎的意思
基本定义
“折冲樽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酒杯和砧板之间折冲”。其中,“折冲”指的是在战斗中勇猛地冲锋,而“樽俎”则分别指代酒器和砧板,象征着宴会和权谋之间的较量。该成语的基本含义是形容在宴会上进行辩论或争论,或者比喻在权谋斗争中游刃有余。
成语来源
“折冲樽俎”最早出自《史记·平原君赵胜传》。在这篇传记中,赵胜以其卓越的口才和巧妙的谋略,能够在酒席上与人争辩,游走于权臣之间,体现出其非凡的政治智慧和交际能力。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古代士人以智谋取胜的文化背景。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包括:
- 文学作品:描述人物在权谋斗争中的智慧和能力。
- 日常对话:形容某人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的口才和机智。
- 演讲:用来强调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如何通过口才和策略来应对挑战。
示例句子
- 在这次商业谈判中,他展现出了折冲樽俎的才华,轻松化解了对方的攻击。
- 这个会议上,各方代表如同折冲樽俎般,激烈辩论各自的观点。
- 他虽然年轻,但在社交场合中却能折冲樽俎,赢得了许多人的欣赏。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口若悬河:形容说话流畅而有条理,强调口才的出色。
- 智勇双全:指既有智慧又有勇气,适合描述折冲樽俎的能力。
-
反义成语:
- 闭口不言:形容沉默不语,与折冲樽俎的辩论性质相对。
- 无动于衷:指对事情漠不关心,缺乏参与感,与积极参与的折冲樽俎形成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古代,士人通过辩论和权谋来获取地位和权力,“折冲樽俎”反映了这一文化传统。现代社会中,虽然权谋斗争的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商业、政治交往中,善于沟通和辩论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体现了成语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给人一种智慧和机智的联想,往往让人想到那些能够在复杂场合中游刃有余的人。它也激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灵活应对,展现个人才华。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讨论中运用这个成语。当时团队成员对项目的方向意见不一,我通过有效的沟通和逻辑分析,帮助大家达成了一致。这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是团队合作中不可或缺的。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宴会上,主持人对嘉宾们说道: “今晚我们不仅是品酒论诗,更要展现‘折冲樽俎’的风采,让每一位嘉宾都能在这里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智慧与见解。”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to parley”或“to negotiat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词汇通常更强调谈判的过程,而不如“折冲樽俎”那么突显在社交场合中的灵活应变和智慧。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折冲樽俎”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该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谋略,还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各种社交场合时,善用口才和智慧以应对挑战,这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重要的启示。
来源: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来源:-- 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
引证:
《晋书·王导传》:“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素与琅邪王司马睿相善。及永嘉之乱,导知天下已乱,遂从睿过江,居建康。睿即位,是为元帝,以导为丞相,录尚书事。导善于因事制宜,折冲樽俎,以济其用。”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静,好古博学,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好交游,不事产业。初,彪见汉室衰微,王莽篡位,志在匡复,乃著《王命论》,以为汉德未衰,天命未改,莽不得久有天下。及光武即位,彪乃避地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卿与隗嚣书云何?’融对曰:‘嚣挟奸久矣。’帝曰:‘卿言是也。’拜彪为徐令,以疾免。后数岁,拜为望都长,卒官。子固。”
《汉书·艺文志》:“《战国策》三十三篇。”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既返赵,楚使黄歇来聘,平原君欲折冲樽俎,乃为黄歇设宴。”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盬其脑,是以惧。子犯曰:‘吉。我得天,楚伏其罪,吾且柔之矣。’晋于是乎始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乃使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使狐偃将上军,让于狐毛,而佐之;命赵衰为卿,让于栾枝、先轸。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荀林父御戎,魏犨为右。晋师陈于莘北,胥臣以下军之佐当陈、蔡。子玉以若敖之六卒将中军,曰:‘今日必无晋矣!’子西将左,子上将右。胥臣蒙马以虎皮,先犯陈、蔡。陈、蔡奔,楚右师溃。狐毛设二旆而退之。栾枝使舆曳柴而伪遁,楚师驰之。原轸、郤溱以中军公族横击之。狐毛、狐偃以上军夹攻子西,楚左师溃。楚师败绩。子玉收其卒而止,故不败。晋师三日馆谷,及癸酉而还。甲午,至于衡雍,作王宫于践土。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为楚师既败而惧,使子人九行成于晋。晋栾枝入盟郑伯。五月丙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丁未,献楚俘于王,驷介百乘,徒兵千。郑伯傅王,用平礼也。己酉,王享醴,命晋侯宥。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虎贲三百人。曰:‘王谓叔父,敬服王命,以绥四国,纠逖王慝。’晋侯三辞,从命。曰:‘重耳敢再拜稽首,奉扬天子之丕显休命。’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卫侯闻楚师败,惧,出奔楚,遂适陈。使元咺奉叔武以受盟。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要言曰:‘皆奖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君子谓是盟也信,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初,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未之服也。先战,梦河神谓己曰:‘畀余,余赐女孟诸之麋。’弗致也。大心与子西使荣黄谏,弗听。荣季曰:‘死而利国。犹或为之,况琼玉乎!是粪土也,而可以济师,将何爱焉?’弗听。出,告二子曰:‘非神败令尹,令尹其不勤民,实自败也。’既败,王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若申、息之老何?’子西、孙伯曰:‘得臣将死,二臣止之曰:“君其将以为戮。”’及连谷而死。晋侯闻之而后喜可知也,曰:‘莫余毒也已!蒍吕臣实为令尹,奉己而已,不在民矣。’”
例句:曾朴《孽海花》第六回:“总算没有另外赔款割地,已经是他~的大功,国人应该纪念不忘的了!”
折冲樽俎成语接龙
折冲樽俎字义分解
樽
1.(形声。从木,尊声。本作“尊”。本义:盛酒器。中国古代的盛酒器具) 同本义。
2.往酒器里倒酒。
3.抑止。
折
1.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1.倒过来倒过去。
1.(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2.同本义。
3.引申为曲折;弯。
4.反转;改变方向。
5.屈服;折服。
6.挫伤,挫折。
冲
1.(形声。从水,中声。本义:向上涌流)。
2.同本义。
3.直上。
4.空虚。
5.平和;谦虚。
6.幼小。
俎
1.(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同本义。
3.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