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攀花的意思
基本定义:
“折柳攀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折断柳枝和攀爬花朵。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春天的时候,人们为了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亲友的思念,常常会折柳和采花。引申义上,它常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及缅怀过去的情感。
成语来源:
“折柳攀花”源于古代的送别俗。古人常在送别时折柳和采花,以表达对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思念。具体来说,这一俗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一些篇章,尤其是《离骚》中提到的对柳树和花朵的赞美与依恋,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情感的寄托。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诗歌、散文等中,尤其是在描述春天的场景或离别时的情感。在日常对话中,也可用来形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比如在谈论春游、赏花等情境中。
示例句子:
- 春天来了,公园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折柳攀花,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 在送别老同学的宴会上,大家纷纷折柳攀花,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时光。
- 她喜欢折柳攀花,常常在春天的午后漫步在花丛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花前月下”:形容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浪漫的情感。
反义成语:
- “刀枪相见”:形容激烈的冲突和战争,意指与“折柳攀花”的温柔情感截然相反。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而柳树和花朵则是春天的代表。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自然美的追求,也暗含了对离别的感伤。现代社会中,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但人们仍然珍视这种对自然与情感的热爱。
情感与联想:
“折柳攀花”让我联想到春天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每当我看到盛开的花朵或随风摇曳的柳树,心中总会涌起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个人应用:
在一次春游中,我和朋友们一起到郊外踏青。我们在草地上折柳、攀花,拍下了许多有趣的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此时此刻,我深刻体会到了“折柳攀花”的情感。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春日的黄昏,微风轻拂,我漫步于花丛中,心中默念:“折柳攀花,愿与君共赏这春色。”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受到春天的生命力和人情的温暖。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top and smell the roses”,强调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这种表达与“折柳攀花”在情感和意境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是鼓励人们享受生活的美好瞬间。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折柳攀花”的学*,我更加理解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联。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身边的美好事物,珍惜与朋友的情谊。
来源: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来源:-- 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曲
引证:
《全唐诗》卷六百八十五,吴融《情》:“依依脉脉两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月不长圆花易落,一生惆怅为伊多。”
《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六,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全唐诗》卷五百七十四,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四,刘皂《长门怨》:“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六,张籍《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折柳攀花成语接龙
折柳攀花字义分解
花
1.同本义。
2.草木花的总称。
3.泛指能开花供观赏的草本与木本植物。
4.特指某一名花。
5.形状像花朵的东西。
6.喻指美女。
柳
1.(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2.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3.肿瘤。
4.姓。
攀
1.(形声。从手,樊声。本义:拉,牵)。
2.同本义。
3.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4.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高攀。
5.攀比。
6.依附。
折
1.使断成两截(如在变形应力或张应力下)。
1.倒过来倒过去。
1.(会意。甲骨文字形,右边是斧子(斤),左边是断开的“木”,意即斤砍断木。后来断木演变为“手”,意为用手拿斧弄断东西。本义:折断)。
2.同本义。
3.引申为曲折;弯。
4.反转;改变方向。
5.屈服;折服。
6.挫伤,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