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无全用的意思
世间万物都各有其用,不能求其全能。
来源: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来源:-- 《列子·天瑞》
引证:
《吕氏春秋·贵因》:“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虚,生也。”
《韩非子·难一》:“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淮南子·说山训》:“物莫不因其所有,用其所无。”
《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庄子·逍遥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万物无全用成语接龙
万物无全用字义分解
用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2. 同本义。
3. 任用(委派人员担任职务)。
4. 运用(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
5. 治理;管理。
6. 出力;效命。
物
1.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2. 同本义。
3. 物件,东西。
4. 事;事情。
5. 社会,外界环境。
6. 杂色牛。
无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全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3. 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完全。
5. 完备,完整。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万
1. (形声。“萬”,甲骨文呈蝎子形。本义:蝎)。
2. 虫名。蝎。
3. 古州名。
4. 南朝梁大同二年置。治所在石城(今四川省达县)。
5. 唐贞观八年改浦州置。治所在南浦(今四川省万县市)。
6. 明洪武元年置。治所在万安(今广东省万宁县)。
1. 原为中国古代鲜卑族部落名;后为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