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惜齿牙余论的意思
请人帮忙说好话。
来源:士子声名未立,应共奖成,无惜齿牙余论。
来源:-- 《南史·谢脁传》
无惜齿牙余论成语接龙
无惜齿牙余论字义分解
齿
1. (象形。甲骨文,象嘴里的牙齿,象形字。战国文字在上面加了个声符“止”,成为形声字。小篆同。本义:牙)。
2. 同本义。
3. 排列如齿状的物品。
4. 指年龄。
5. 并列,次列。
6. 录用,收纳。
论
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1. (形声。从言,仑(lún)声。本义:评论,研究。引申为“议论”)。
2. 议论, 分析和说明事理。
3. 思;思考。
4. 衡量;评定。
5. 评论;辩析。
6. 又。
牙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3. 形状像齿的东西。
4. 特指象牙。
5. 萌芽。
6. 孩童。
无
1. “南无”(nāmó):佛教用语,表示对佛尊敬或皈依。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4. 没有,跟“有”相对。
5.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6. 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惜
1.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2. 同本义。
3. 珍惜,爱惜,重视而不糟蹋耗费。
4. 惋惜。
5. 哀怜、哀悯。
6. 贪婪,贪求。
余
1. (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 饱足。足食得饱。
3. 剩下;剩余。
4. 剩下的,多余的。
5. 残留的;遗留的。
6. 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