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同舟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敌国同舟”字面意思是指敌国之间的人共同乘坐一条船,寓意在共同的利益或危机面前,敌对双方能够团结合作。其基本含义是强调在特定情境下,即使是敌对关系的人也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携手合作。
成语来源
“敌国同舟”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来源,但其表达的思想可以在古代文献中找到影子。例如,《左传》中有“敌国共舟”的思想,强调在危机面前的团结。该成语在现代中文中被广泛引用,用以描述在面对共同威胁时的合作。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作者可以用“敌国同舟”来描绘两个原本敌对的角色在面对共同的威胁时,抛弃成见,进行合作。
- 日常对话:人们在讨论合作时,可以用该成语形容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例如:“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与竞争对手也能敌国同舟,共同推进。”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讲者可以用来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危机时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我们需要敌国同舟,携手应对。”
示例句子
- 在这次疫情面前,各国应当敌国同舟,团结一致,共同抗击病毒。
- 尽管两家公司曾是竞争对手,但在这个项目中他们却能敌国同舟,合作愉快。
- 面对自然灾害,邻国之间需要敌国同舟,才能更好地救助受灾群众。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同渡过难关。
- “心手相连”:比喻心灵和手段上的团结合作。
-
反义成语:
- “水火不容”:比喻矛盾非常尖锐,无法共存。
- “见敌如仇”:形容对敌人的仇恨和敌视。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尤其是在经历战争或冲突的国家,“敌国同舟”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团结的信念。在现代社会,面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该成语的使用更显得重要,强调了合作与团结的必要性。
情感与联想
“敌国同舟”给人一种复杂的情感体验:既有对敌对关系的反思,也有对团结合作的期待。这种情感反应促使人们在面临困难时更愿意寻求合作,而不是对抗。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参与一个跨国团队的项目,虽然各国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竞争,但最终我们能够敌国同舟,克服了沟通障碍,实现了项目的成功。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合作的力量。
创造性使用
在创作一首诗时,可以这样写:
天涯共此舟,敌国亦相知。
风雨同舟行,携手共抵危。
这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团结合作的美好愿景。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trangers on a train”,强调在特定情况下的合作。在不同文化中,尽管表述方式不同,但共同面对困难、携手合作的思想是一致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敌国同舟”的学习,我认识到在语言学习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不仅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增强我们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合作的理解。这种成语的使用和理解,可以丰富我们的交流方式,使得表达更加生动且有力。
来源: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来源:--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引证:
《后汉书·袁绍传》:“绍与曹操同舟,绍欲袭操,操知之,乃与绍盟。”
《汉书·王莽传》:“莽与汉同舟,莽欲袭汉,汉知之,乃与莽盟。”
《战国策·齐策二》:“齐、楚同舟,齐人欲袭楚,楚人知之,乃与齐人盟。”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与汉王同舟,项王欲袭汉王,汉王知之,乃与项王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楚同舟,晋人欲袭楚,楚人知之,乃与晋人盟。”
例句:~今日事,太仓稊米自家身。
敌国同舟成语接龙
敌国同舟字义分解
舟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同本义。
3.尊彝等器的托盘。
4.酒器名。
5.用船过渡。
6.姓。
敌
1.(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2.同本义。
3.抵抗;抵挡。
4.攻击。
5.仇敌;敌人。
国
1.(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2.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3.国都,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
4.国家。
5.古代王、侯的封地。
6.部落。
同
1.(会意。从冃,从口。冃(mào),重复。本义:聚集)。
2.同本义。
3.相同,一样,共同(侧重于同样,齐一)。
4.参与;一起干某事。
5.共,共一个。
6.齐一;统一。
1.——见“胡同”hút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