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意思
载:承载;覆:倾覆。比喻在平时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事物有利有害。
来源: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顺水之道则浮,违则没。
来源:-- 唐·陆贽《奉天论延访朝臣表》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民者,水也;君者,舟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汉书·贾谊传》:“民者,水也;君者,舟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史记·秦始皇本纪》:“夫民,水也;君,舟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左传·宣公十一年》:“夫民,水也;君,舟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例句:~,电报亦是如此,非得托付给很妥当的人不可,否则机密容易外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成语接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字义分解
载
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2.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3. 描绘。
1. (形声。本义:乘坐)。
2. 同本义。
3. 用车船装运。
4. 承载;负担。
5. 担任,担负。
6. 施行。
覆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3. 覆盖;遮蔽。
4. 颠覆;灭亡。
5. 保护;庇护。
6. (fū)。孵化。
舟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3. 尊彝等器的托盘。
4. 酒器名。
5. 用船过渡。
6. 姓。
能
1.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2.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3. 才能,能力。
4. 有才能的人。
5. 又。
6. 形状。
水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3. 特指河流。
4. 泛指一切水域。
5. 大水;水灾。
6. 五行之一。
亦
1. (指事。甲骨文字形,在“大”(人)旁加两点,指示两腋所在。“腋”的本字。本义:人腋窝) 同本义。
2. 也;也是。
3. 又。
4. 不过;仅仅;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