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ǐzàizhōu,shuǐzhōu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拼音 shuǐ zài zhōu shuǐ zhōu

繁体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用法 "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 载舟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意思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比喻民可拥护君主,也能推翻君主。

来源:孔子对鲁哀公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不危焉。’

来源:-- 《孙卿子》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高帝五年》:“司马光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天下之常理也。’”

《汉书·贾谊传》:“贾生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人者不可以不慎。’”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左传·宣公十一年》:“君子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字义分解

折叠 展开

读音(zǎi,zài), 车部,共10画

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2.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3. 描绘。

1. (形声。本义:乘坐)。

2. 同本义。

3. 用车船装运。

4. 承载;负担。

5. 担任,担负。

6. 施行。

读音(fù), 覀部,共18画

1. (形声。覆盖,復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3. 覆盖;遮蔽。

4. 颠覆;灭亡。

5. 保护;庇护。

6. (fū)。孵化。

读音(zhōu), 舟部,共6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船形。两边象船帮,中间三条线代表船头、船舱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汉以后用“船”渐多起来。本义:船)。

2. 同本义。

3. 尊彝等器的托盘。

4. 酒器名。

5. 用船过渡。

6. 姓。

读音(shuǐ), 水部,共4画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2. 同本义。

3. 特指河流。

4. 泛指一切水域。

5. 大水;水灾。

6. 五行之一。

读音(zé), 刂部,共6画

1. (会意。金文从鼎,从刀。古代的法律条文曾刻铸在鼎上,以便让人遵守。本义:准则,法则)。

2. 同本义。

3. 等级(由则的划分等级引申而来)。

4. 古指三百平方里以下的采邑 。王莽时以土方五十里为一则,为子男封邑。

5. 标准权衡器。

6. 划分等级。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成语组词

折叠 展开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是谁说的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哪里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哪位古人的名言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翻译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君子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最早是谁说的?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什么意思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则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说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