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子吃黄连的意思
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来源:哑子漫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
来源:-- 江东老蟫《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引证: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他是个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四回:“我是个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醒世恒言》卷十九:“他是个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那人道:‘我是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钗笑道:‘你是个哑子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例句: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只苦我国不知地理,~,说不出的苦。”
哑子吃黄连成语接龙
哑子吃黄连字义分解
黄
1.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2. 黄色。
3. 垮掉,坏了事。
4. 黄赤色的马。
5. 金印。
6. 古国名 ,在今河南省潢川县西。
连
1. (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 同本义。
3. 姻亲关系。
4. 连词的简称。
5. 古州名。
6. 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子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
2. 同本义。
3. 儿女。古人称子兼男女。
4. 今则专指儿子,即某人直系血统的下一代男性。
5. 子孙。
6. 通常指晚辈直系或旁系血亲。
1. 构词后缀。
2.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3. 个别量词后缀。
哑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5.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6. 相当于“呀”。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吃
1.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2.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3. 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4. 被;让;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