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心吊魄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惊心吊魄”字面意思是让人心惊、让人魂魄悬吊,形容极为恐惧或紧张的状态。它的基本含义是指某种事物或情境让人感到非常震惊、恐惧,甚至心神不宁。
成语来源
“惊心吊魄”出自元代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中,原句为“惊心吊魄,万里独行”,描述了一种令人心惊的情境。它的形成与古代人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常常有危险和未知的因素,因此人们的感受也更为敏感。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景。在文学中,常用来描绘紧张刺激的情节或情感。在日常对话中,可以形容某个的惊险程度,例如观看惊悚电影后的感受。在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强调某个的重大性和影响力。
示例句子
-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真是让人惊心吊魄。
- 昨晚的恐怖电影让我惊心吊魄,几乎没有睡好觉。
- 他的演讲内容震撼人心,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惊心吊魄。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惊心动魄:同样形容非常惊险和激动的情景,但侧重于情感的变化。
- 心惊肉跳:强调因恐惧而引起的生理反应。
-
反义成语:
- 安然无恙:形容平安无事,与“惊心吊魄”的紧张感形成鲜明对比。
- 泰然自若:形容内心平静,处事不惊,也与紧张刺激的情境相对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对自然和社会现象充满敬畏,成语“惊心吊魄”正反映了这种文化特征。现代社会中,虽然生活相对安全,但人们对于突发的敏感度依然存在,因此该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依然适用。
情感与联想
“惊心吊魄”常常让我联想到那些紧张刺激的时刻,无论是电影情节还是生活中的突发**。这种情感反应使我更加关注生活中可能引发惊恐的瞬间,同时也提醒自己在面对压力时要保持冷静。
个人应用
在一次登山活动中,突遇暴风雨,我们被迫停下脚步,那一刻我感到“惊心吊魄”,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恐惧。然而,最终我们安全返回,回想起那一瞬间,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创造性使用
在夜深人静的时光里,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地板上,突然一声雷响,惊心吊魄,似乎将我从梦中惊醒。那一刻,世界仿佛静止,心跳如鼓,肆意震荡。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heart-stopping”或“breathtaking”可以传达相似的情感,表达令人惊讶或惊恐的感受。不同文化中,虽然措辞不同,但对惊险和恐惧的共鸣是普遍存在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惊心吊魄”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在语言学中,成语的使用能够丰富表达,传递更深层次的情感。这个成语不仅在描述紧张情境时有效,也让我反思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和应对方式。
来源:将登山临水,总是惊心吊魄之场。
来源:-- 清·无名氏·《惧内供状》
引证:
《清史稿·文苑传一·吴伟业》:“伟业诗文,皆有奇气,其为文也,如惊心吊魄,读者莫不为之震撼。”
《明史·文苑传三·徐渭》:“渭天才超轶,诗文绝出伦辈,善草书,工写花草竹石,其文如惊心吊魄之作,读者莫不为之动容。”
《宋史·文苑传六·李廌》:“廌之文,如惊涛怒澜,势不可御,读之惊心吊魄。”
《文选·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陇阴,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惊心吊魄,望景争涂。”
《晋书·列女传·王凝之妻谢氏》:“闻长安有惊心吊魄之言,乃作《悲愤诗》。”
惊心吊魄成语接龙
惊心吊魄字义分解
魄
1.形容拍击声。
1.(形声。从鬼,白声。从鬼的字,常与灵魂、鬼怪有关。本义: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
2.同本义,有别于可游离于人体之外的魂。
3.引申为人的形体。
4.月出月没的微光。
5.糟粕,酒滓。
1.——“落魄”的“魄”的又音。
惊
1.(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同本义。
3.惊动;震惊。
4.动。
5.惊慌,恐惧。
6.纷乱。
心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吊
1.(吊为弔的俗字。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持弋射矰(zēng)缴之形。古人死而不葬,只是放在荒野里用柴薪盖着,但怕禽兽要来吃,连送丧的亲友都带着弓箭前来帮助驱除。本义:悼念死者)。
2.同本义。
3.引申为慰问。
4.在牌戏中 。如:接连吊三圈主牌。如:吊主。
5.提取。
6.落下。